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經院:各產業國際競爭力差異懸殊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九日電)中華經濟研究院表示,包括紡織品、鞋帽雨傘、資訊與通信,去年出口處於衰退,代表台灣各產業國際競爭力差異懸殊,尤其衰退產品甚至包括基本工業,這項警訊值得重視。

中經院研究員連文榮在經濟部投資業務處今天最新出刊的「全球台商e焦點」中,以「2005年貿易表現多元之特殊現象」為題,分析台灣貿易結構。

連文榮表示,觀察2005年對外貿易表現,出、進口分別成長8.84%及8.17%,兩者相當接近,但各季有相當大差異,出口呈現倒吃甘蔗的漸入佳境走勢,而進口則是呈先甘後苦的疲軟走勢。

值得重視的是,進出口同時都有許多重要產品在各季大幅衰退,完全與國內外的經濟表現相背離,是一種相當特殊現象。

連文榮分析,特別在在出口方面,去年呈現成長產品有電子產品、電機產品,以及精密儀器、鐘錶及樂器;而塑膠橡膠及其製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其他機械及電機設備則是逐季下降。

至於植物產品、木材及其製品、紡織品、鞋帽雨傘等製品、資訊與通信產品、玩具遊戲及運動用品等產品更是在四季都處於衰退,其中有部分產品衰退幅度更達兩位數以上。

連文榮表示,這代表國內各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差異懸殊,值得重視的是,出現衰退的產品除傳統產業外,甚至包括相當重要的基本工業。

國內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展現是在出口,但顯然2005年各產業的表現相當分歧,連文榮指出,雖然影響因素眾多,但在國內外經濟環境都處於較有利環境下,部分產品的出口表現卻如此黯淡,值得政府相關部門多加關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