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產業布局 著眼區域與全球競爭

標籤: ,

【大紀元1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三十一日電)全球區域經濟結盟風潮日盛,中華經濟研究院表示,台灣全球化布局觀念,不應僅思考兩岸產業競合,也不宜過度強調根留台灣,為避免區域經濟邊緣化,政府應鼓勵台商在各區域體當地投資,爭取利基。

中經院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近期完成「台灣產業全球布局對策研究」報告,研究結果認為台灣面對全球化與區域整合範圍擴大,必須更廣泛地運用全球資源,產業發展與市場拓展,不應僅思考兩岸產業競合,也不能過度強調根留台灣,而應從區域與全球競爭觀點著手。

中經院指出,面對東協與中國經濟崛起,台灣要參與區域整合有困難,要如何找出自己的路,中經院表示,台商如果無法入亞太區域整合,最佳策略是直接進入區域市場投資,以避免被排擠在外。

布局地區如何選擇?這份報告分析台商投資東協最具利基,一來東協原本即是台商海外投資重要據點,在當地有很好的人脈及網路關係,二來東協若與中、日、韓三國分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FTA),台商正好可以利用東協生產,將產品免稅輸往這三個國家,市場擴大效應相當大。

尤其東協在各主要國家積極簽署FTA下,形成亞太地區FTA網絡中心,若是台商前進東協投資,可利用東協與亞太國家甚至其他地區的FTA網絡關係,將產品免關稅賣到其他市場,對一直被排擠在亞太區域整合的台灣企業而言,東協是一個很好的橋樑。

對電子業布局,中經院認為,越南投資環境最具優勢,與中國熱門生產據點相較,越南工資低更具吸引力,加上越南政府大力招商,改善投資環境,更重要的是,日商因中國排日情結,越南成為日商選擇的重點國家,若是台商能夠搭上日商這一波電子、電機相關產業投資趨勢,越南有可能形成中國之外的另一個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聚落。

不過,中經院強調,台灣也必須強化本身生產網路在區域整合中的「不可取代」性,加強研發能力,朝上游關鍵零元件發展,如此,台灣才能避免因區域整合所造化的邊緣化危機。

相關新聞
李家同:不要再強調「高科技」了
日媒:山葉賣無人駕駛直升機給中國軍方企業
迎狗年 經建會期許台灣經濟衝衝衝
過年渡假好去處 體驗地方特色產業活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