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訂俗體字表 各界質疑聲大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今年第一次國中基測將首次加考「寫作測驗」,首次試辦成效還不知道,昨日又進一步決議將研訂「俗體字表」,重新規範寫作考試用字,部分家長及老師表示不以為然。

台北市高中國文科輔導團召集人、復興高中校長呂豐謀指出,國家用字政策恐怕必須更明確,目前學生在正式考試時,較大的問題是筆劃不正確或用錯字,未必是中國簡化字,而且閱卷老師在考前都會討論並訂出較合適的評分方式,未必要僵化規定扣分比例。

他提醒,如果教育部要規定不當用字一律扣分,必須注意目前作文僅六級分,一、兩個不影響文章順暢的簡化字或俗體字就扣一兩分,對考生影響太大。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英表示,第一次寫作測驗結果還沒有出來,考生用字錯誤何在尚不明確前,教育部似無必要現在就要強制性地開放俗體字使用,或是要求簡化字一律扣分,政策流於草率,教育部應該等到今年試考後再仔細研究評估。

有中文老師質疑,「簡化字」、「簡體字」甚或「俗體字」的區隔,就連語言文字學者都很難釐清,教育部的作法恐怕反而製造更多爭議。

國家用字政策 教部越搞越亂

記者黃以敬/特稿

台灣維護正體字都來不及了,教育部昨日宣布將制定俗體字表,原本閱卷老師就會把關的寫作測驗,等同開放俗體字可以合法使用,此舉到底是維護正體字?還是放棄正體字?不僅引發考生恐慌,國家用字政策更是陷入混亂。

面對目前學生慣用電腦打字,對於正體文字使用越來越輕忽不正確的問題,家長及老師為了要引導學生書寫正體字,已是相當吃力。

中國大陸學者胡謅「聯合國2008年廢用正體字」,引發國內一陣恐慌,新竹市馬上宣布考慮教簡化字,教育部更是無緣無故強出頭。不知是無知,還是不了解,升學考試原本就應以課程綱要及教科書用字為主,如今反而宣示要重新規範考試用字,甚至要制定俗體字對照表,表面是要避免使用中國簡化字,卻變相成為合法開放俗體字或約定俗成的簡化字,讓人更無所適從。

台灣「正體字」、中國「簡化字」,加上教育部突然宣布要蒐集開放的「俗體字」,到底如何區分?恐怕連教育部官員自己都搞不清楚,卻要考生、老師去認識、去考試?正體字維護的正經事不做,卻搞出更多字體造成社會恐慌,難怪教師及家長抱怨︰「根本是沒事找事,太無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