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二次金改 學者:肯定政府調整金控減半腳步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6日報導】二次金改何去何從專題五之三(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十六日電)二次金改對金控業減半限時限量的目標,各界有不同的聲音,甚至政府與民意代表為此進行辯論。行政院日前討論將更謹慎執行二次金改目標。政治大學金融系主任沈中華表示,政府對金控減半不急是對的,但最終目的應是找出金控公司發展的市場。

二次金改中的目標之一金控減半原訂年底前達成,不過,日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指出,二次金改還是政府的政策、施政重點,目前僅檢討各界對前一階段質疑,「停是不會停的」,但會更謹慎執行。

而金控公司監理機關-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一向對限時將金控減半持保守態度,對於府院及時踩煞車,金管會表示,府方的調整,證明金管會的方向是正確的,鼓勵整併,但並非硬性要求整併。

暨南國際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林霖原本就對為何金控要「減半」質疑,並依效率與財務強度為指標,利用模型推算,最後推算出現有14家金控如配對合併後,效益與財務強度較強的金控公司為4到6家。

為何金融機構要整併,因為規模大就有競爭力?沈中華指出,整併要提高集中度,但台灣如以規模大的花旗銀行或渣打銀行為標竿,卻未注意到這些銀行是以全球為市場,「越大越好、全世界都在跑」,且以英語國家為市場,但台灣金控公司的市場在哪裡?

「市場在哪裡?」他提到,如台灣要把餅做大,成為區域銀行,但「走不出去」,東南亞現在雖然有越南及泰國,但越南分行較多而已;東北亞的日本和韓國,但台灣也不可能作這些當地人的生意,而中國這塊市場可作台商生意,目前卻進不去。沈中華認為,二次金改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問台灣的金融機構市場在哪裡?而非整併後還在本地競爭。

林霖也提到,西方以前認為數大就是美,但現在是「專業就是美」,他說,世界最大的金融公司,投資報酬率並不一定是最高。在整併過程中,政府只考慮金控公司的競爭性,卻未考慮到往後商品訂價被壟斷,社會成本的犧牲誰來吸收?

雖然初步為金控整併最適家數找到學理依據,但林霖認為,在整併過程中,政府應制定防止商品訂價壟斷的相關機制及考慮合併後對債權人的影響。他就擔心,金融機構合併後,對中小企業放款的比例減少。

因此,雖然政府放慢金控減半腳步,不過,學者認為,應該要問整併後的最終目的為何,台灣金控公司的市場在哪裡,及整併後對國內消費者權益的問題也要考慮進去。95041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