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松花江邊村莊 看污染引發動盪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1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雷祿斯2006年5月10日華盛頓報導)中國迅猛的經濟增長是用損失環境的代價換來的,包括大量損毀許多農民的土地和健康的化學物品的滲漏以及污染災害。在一些案例中,嚴重的污染引發了暴力示威–增加了國家過去幾年來經歷的持續加劇的動亂。比較引人注目的災害之一是去年11月中國東北吉林市一家化工場發生的爆炸事件,爆炸將100噸的苯和其它化學物質洩入松花江。記者為了寫考察中國產生動亂的根本原因的系列報導,來到受到污染的一些村莊。

松花江岸邊的一座小屋的屋簷融化的冰垂開始滴水,預示著中國東北吉林省的春天到來了。

不知毒水身邊過

去年11月,就在幾公里遠的上游,一家石化工廠發生爆炸,釋放了一條80公里長的含有苯和其它有毒物質的流動污染帶。這些有毒化學物質流過這個村莊,當時村民並不知道。

一位29歲的婦女說,她當時聽到爆炸聲,當國家電視台說一切正常、河流沒有受到污染時,她感到鬆了口氣。

在最初隱瞞苯洩漏消息的幾天以後,政府必須切斷松花江岸邊擁有400萬人口的哈爾濱市的水。當時,測試顯示,苯的含量比安全標準高108倍。但是最近河岸邊的村民說,他們從來沒有接到任何警告。

許多人繼續飲用這條河附近井裡的水,吃這條河裡的魚,並且用河裡的水餵飲耕畜和澆灌莊稼。

只有幾個村民說,他們擔心這些能夠致癌和造成出生缺陷的苯的危害。

城鄉待遇大不同

批評人士說,松花江事件突顯了對中國農民的忍耐的不公正對待。批評人士說,政府更關心對受到較好教育的城市居民的安撫,這些居民似乎比忽視這次污染危害的農民更能提出問題。對城市產生動亂的擔心也許是政府採取行動保護哈爾濱市的原因之一。

自從被污染的河水流入俄羅斯後,這次苯洩露事件成為一個國際問題。政治分析人士說,莫斯科的擔心也許迫使中共政府公開了這次事件,撤銷了許多官員的職務。江文然是加拿大阿爾伯達大學中國研究所的負責人,他分析了中共媒體對這次苯洩漏事件的報導。江文然說,在公佈這次爆炸和政府採取的其它行動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他說:“建立形象的過程也許比處理污染的河流更吸引人。但是整個事件的悲哀之處在於,這個城市的人也許從中得到了一些好處,然後,他們相信所有與此有關的宣傳,但是農村地區怎麼樣呢?”

江教授說,對村民們來說,苯洩漏事件的明顯近期影響不多,再加上人們忽略它給人身健康帶來的長遠風險,這有助於避開公憤。

浙江華西村示威

隱瞞這裡發生的動亂比任何地方都艱難。一年前,在一些化工廠的污染源損毀了莊稼和導致癌症和死產嬰兒後,中國中部浙江省華西村成千上萬的村民舉行了示威活動。

兩名目擊者描述了村民走上街頭示威的情況。第一個男子說:“人們不能做任何事來阻止這些人,因為這個地方很偏僻–遠離政府的控制。”

第二個男子說:“所以,農民採取了行動。他們坐在和睡在這條公路上,阻止卡車進入這些工廠搬運化學物品。他們別無選擇。”

第一 個男子說:“他們以土地為生,但是他們甚至不能在地裡種植蔬菜,因為污染非常嚴重。”

一手安撫 一手抓人

現在這些工廠閒置下來,政府關閉了這些工廠來安撫這些村民。不過政府也至少將九名示威者判刑入獄。

華西村暴動和類似的事件有助於政府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伊考爾梅是設在紐約的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亞洲研究中心的主任。她撰寫了中國的污染和政治方面的文章。

關廠罷官防動亂

伊考爾梅說:“毋庸置疑,政府擔心這種社會動亂, 這就是他們關閉這些工廠和在一些事件中撤消了地方官員職務的原因。他們的確設法將一些當地官員繩之以法。”

中央政府已經採取行動減輕環境污染造成的影響,以此保護農民的土地權。但是伊考爾梅說,新的政策還沒有傳達到當地官員,沒有他們的支持,就不會有甚麼改變。”

北京一位要求不要公佈姓名的環境專家說,就像松花江兩岸融化的冰雪一樣,中國最終將進行政治改革。但是,她說,目前,中國共產黨政府擔心更大的開放會削弱並且最終結束共產黨的政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煤礦破壞環境 維權村民舉報遭打擊
煤礦破壞環境 維權村民舉報遭打擊
廣東多處水源受污染 萬條魚苗一夜死光
劉飛躍:煤礦破壞環境維權村民舉報遭打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