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咱這張臉太偶像 30歲要對自己負責

人氣 4
標籤:

江門新聞網 http://www.jmnews.com.cn 2006-5-26 11:31 南方人物週刊

  陳坤不是一個好的採訪對象,他不主動給予,雖然,他一直面帶微笑保持著傾聽的姿勢,但那只是他的職業狀態。他不拒絕,但他對大多數問題的回答並沒有多少實質內容。他是一個把自己關閉得很緊的人,他自己也已經意識到了,除非你的問題打動了他。就像陳逸飛最初找他拍《理髮師》一樣,他拒絕,不想進入任何一樁娛樂事件,但當他感受到陳逸飛的誠意時,甚至不看劇本就應承下來。

  陳坤把真性情埋得太深,但無疑,他是個性情中人。

  陳坤不喜歡別人說他憂鬱,就像他不喜歡別人評價他的長相帥氣一樣。「那樣會讓我更自卑,演了這麼多年戲,如果別人還只注意我的外表,這會讓我覺得自己還是走不出花瓶的影子。」他用了「花瓶」這個詞,卻說得認真,笑了笑,像是自嘲,又似不屑。「其實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實力派的,只是這張臉太偶像了。」低下頭,注視著手中的煙。他經常會不自覺地低下頭,這種狀態下的他其實更專注一些。他也會偶爾和你對視,但很快,他的眼神就會移開。他說在接受採訪時,應該注視對方的眼睛,這是一種尊重,他正要求自己做到這一點。

《理髮師》劇照


電視劇《金粉世家》劇照


電視劇《像霧像雨又像風》劇照

  真是些難以解釋的「憂鬱」,或許從童年的經歷能看出點端倪吧。

  7歲時父母離異,曾被同學排斥、欺負,後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姐姐又意外離去。這些複雜的少年經歷無疑讓他的感受力豐富異常。「如果別人沒有選擇我,肯定是我不合適。」這是陳坤的思維習慣。陳坤有強烈的不安全感,「我從小就是這樣想的,總覺得現在屬於我的不一定永遠屬於我。」

  陳坤無疑又是矛盾的。熟悉陳坤的人說,他的深沉和落寞之下,有些單純,有些孩子氣,高興時話多,不高興時安靜,而且愛恨分明,直來直去,有什麼說什麼,B型血嘛,高興時他說:「我享受演戲。」情緒不好時,他「厭惡透了演員這個工作,拍戲不過是在玩一個成人的遊戲」。

  「我的性格不是雙重,而是多重。」陳坤自己這樣說。

  想不那麼多愁善感地生活

  人物週刊:說說你印象裡的陳逸飛。

  陳坤:認識陳逸飛比電影(《理髮師》)本身更重要。現在這部片子正在放映,我沒期望自己能有什麼收穫,而是希望它能被很多尊重陳逸飛的人看到,他的夢想實現了。確實有點傷感啊。我們之前並不認識。我在上海參加一個活動,他看到我,覺得我就是他要找的人,就跟我的經紀公司聯繫,說想跟我見面,那時候正是我最忙的時候,宣傳唱片,又拍電視劇,分身乏術,根本沒時間。

  結果那年12月底,我又去上海參加一個演出,他就在樓下的大廳等我,說等我演出完了再下來,我當時挺感動的。他很謙和,那麼主動地讓我們這些年輕的演員參演他的戲。

  人物週刊:第一次接觸,你就答應演這部戲?

  陳坤:我已經沒有思考的餘地了。他把劇本給我說,陳坤,我非常希望你來演。然後就開始講這個故事,雖然還沒看劇本,但直覺這是個真誠的人和真誠的故事。他很優雅,也很有禮貌,最後說,這是我的夢想。當時心理上已經知道自己一定會上這個戲了。之後看劇本,確實如他所說,我非常喜愛。其實真正跟他接觸的時間只有兩個月。

  聽到他去世的消息,我的經紀人對我說,不要難過。其實不是難過,就是覺得有點空,失去了一個可以信賴的人。他的離去太突然了,讓我有點措手不及,之後,才開始悲傷。

  人物週刊:拍完《理髮師》快一年了,這一年在忙什麼?30歲對你這樣的男演員來說,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陳坤:我從來沒有仔細審視過自己。忽然有一天,我發現自己30歲了,要有意識地梳理和突破一下了,要探索和漸變一下了。不過工作並沒有荒廢,這一年專心地做了專輯,還拍了兩部電影和一部電視劇。我很擔心累,因為人一累了,就容易用虛假的情感應付工作。所以現在我會經常冥想、
瑜珈、跑步,不需要別人存在。認真回顧和分析自己。

  人物週刊:有新的收穫嗎?

  陳坤:我接受的採訪不太多,很肯定的是,我一直不想做一個非讓誰喜歡的人。人大概可以分三種,一種是吶喊著讓別人注意自己的人;一種是平凡的人;最後一種是沉默地做自己的人,我屬於第三種。你可以認為我做作,可以不喜歡,但我就是這樣的,確實沒什麼辦法改變,再說為什麼要改變呢?曾經有段時間,我會刻意表現自己,但現在不會了,好像對刻意表現出來的那個自己,突然失去了興趣,這算不算一個30歲男演員的收穫,呵呵。

  人物週刊:你認為自己作為一個演員的優勢是什麼?

  陳坤:我的理想是過得舒服、快樂,並且能夠細緻感受週遭的變化。太快的節奏,類似現在這種節奏的工作和生活,已經磨掉了我在這方面的敏銳性。對身邊發生的事,比如陽光是否照在我的身上,已經不是那麼敏感了。

  我現在不是很快樂。我還是希望回到我該回到的那個位置上去。我事業上的成功,其實是我沒有預計到的,而只是恰巧發生了,它打亂了我原本的生活節奏。演員這個職業的生活節奏就不是很正常,再加上這個職業需要調動你全部的情感,讓自己患得患失,訓練你的敏銳,這些都是我在生活裡想拋棄的,我想感受週遭,但又不那麼敏感、不那麼多愁善感地生活著。

  人物週刊:演員還是很適合你的一個職業。

  陳坤:我以前唱歌,是想讓大家關注我、看我,對一個年輕人來說,這是很普遍、很自戀的渴求。但是現在天天被人關注,又覺得是出不去的圍城。從今年的1月1日開始,我決定重新開始,學會尊重自己的職業,可能我已經不再需要別人的眼光了,就是比較坦誠地直接面對自己活著。想在精神境界上高一些,享受這個過程。

  很多人都認為明星是弱智

  人物週刊:是不是每個演員,都想讓自己的第一個角色大紅大紫?

  陳坤:當然想。那個時候很可愛,很小孩兒,剛剛進影視圈,就想我要在中國當演員,我要做中國最好的演員。現在「最好」這個概念已經很模糊了,我不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我覺得自己問心無愧就是最好的。

  人物週刊:你上的是職業高中,學的是計算機,屬於工科,考上電影學院是不是很僥倖?

  陳坤:我做演員是誤打誤撞,考電影學院也是如此。不過我一直覺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演員只是其中之一。所以現在一直想,除了演戲、唱歌,做藝人外,自己是不是還可以做點其他的。有點悲哀啊。大三的時候,我想去國外讀室內設計。僥倖和太容易得到的東西,都不太會去珍惜。

  人物週刊:據說你煙酒不沾,不管多累每天都要練瑜珈,過一種非常自律的生活?

  陳坤:對,那是3年前的事了。人本來就是在無常地改變著。我以前像清教徒,要求自己早上起來一定要如何,一定要做這個、做那個,其實那個時候是強迫要求約束自己,刻意成為一個清教徒。現在呢,隨著閱歷的增加,我選擇另外一種方式,只管心裡邊乾不乾淨,外在的,已經比較放鬆了。

  我曾經希望自己有很高的威望和成就,現在覺得那個刻意為之的東西很束縛我,反倒不真實。現在我希望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圓潤一些,可能這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應該要的一種態度。

  人物週刊:對於記者的不友好的提問,你會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嗎?你是個很直接的、不愛掩飾的人嗎?

  陳坤:一直以來,我都不是一個會掩飾的人。我很討厭採訪變成有我沒我都無所謂的,這樣的話,對大家都不尊重,讓我很難堪。雖然我只是個娛樂明星,我也在告訴自己只是一個消費品,或者說只是娛樂大眾的一個工具,但是我也想讓這個娛樂工具有點獨特性,就是說不要100個娛樂工具都是一模一樣的,起碼讓我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也能保留我的特性,不要讓我成為千篇一律中的一個。

  人物週刊:取悅所有的觀眾,是一個演員的職業哲學嗎?

  陳坤: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很棒的演員、音樂人,他們反倒沒有被老百姓接受,被大家看到。因為娛樂記者只關注那些更娛樂的話題,是浮在面上的那些。很多人把明星看成是弱智,好像沒什麼腦子。但實際上大家忽略了,任何沙灘上都會有珍珠。我並不是說我是珍珠,但起碼可以討論一個相對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誰是珍珠。這個「有意思」不是娛樂大眾的,我嚴格界定。

  我自己既不是一個懦弱的人,也不是一個張揚的人,我更願意活在比較中庸的態度裡,我只是想,讓自己趕快學會包容。可能對於很多喜歡娛樂、八卦的讀者來說,我是缺少話題的,是個很呆板的人。也無所謂,我問心無愧,我用不著讓我自己變得很煩,我只要有戲拍,有唱片出就可以了。我不相信一個演員能被所有的人喜歡,也不相信整個社會都是喜歡那樣的人。

  我的職業理想是得到一個好口碑,但罵我也可以。因為,從出道到今天,大家給了我太多包容,今年希望多一些罵聲。30歲,人生到了一個臨界點,希望對自己負責任。本刊記者 易立靜/發自北京

相關新聞
杜正勝:新校長若覺大學自主不足 可反映
雲梯車採購弊案 陳坤章改判有罪
《理髮師》首次亮相 憂鬱陳坤神似張國榮
李少紅巨獻驚悚懸疑片《門》 陳坤短髮亮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