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0%城市居民買不起新房

【大紀元5月5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希望採訪報導)北京師範大學一項調查發現,根據目前中國東部地區的平均房地産價格,70%的中國城市居民買不起新住房,但同時,大城市裏卻存在許多新蓋的住宅閒置的情況。

法新社星期四的報導說,中國住房變得如此昂貴,以至於70%的城市居民沒有足夠的錢來購買新住房。中國目前存在的房地産炒作是不斷提高住房價格的主要因素。

報導援引中國一位分析人士的話說,人們之所以把大量金錢投入房地産市場,是因爲資金市場的收益太低,同時中國又缺乏其他的投資方式。

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從今年1月到三月,中國房地産商在各種房地産專案的總投資爲2793億元,比去年同時期上升20%。今年頭一季度,中國賣不出去的新住房數目比去年同時期上升了近24%。

報導援引中國銀行管理委員會一位官員的話說,房地産市場的壞帳達到了1093億元,是全部房地産貸款的12%。而中國50%的房地産投資來自貸款。美國博爾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鄭竹園,就房地産市場過熱和壞帳過高,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說—-

鄭竹園:「因為很多人不是很有錢,而是去銀行貸款。很多人買了房子後,連飯都沒得吃了,他要付銀行貸款,人民銀行開始增加利息了嘛,如果利息再增加的話,很多人可能負擔不了。他不能還房屋貸款,不能還就跟著貸債,這就是為什麼壞帳會增加的緣故。如果一旦這種情形出現的話,銀行一定會把沒有還債能力的人的房子拿來拍賣,造成房地產的泡沫化,這對經濟會產生嚴重的衝擊。」

根據中國統計局的數位,2005年間,中國老百姓17%的實際收入用於購買住房。
中國建設部早些時候宣佈,中國消費者2005年在購買房地産上的花銷爲14200 億元。

另據新華社星期四報導,據中國人民銀行的資料顯示,2005年底中國房地産貸款達到3.07萬億元, 占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的14.84%,占GDP的比率爲近17%。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日前表示,作爲中央銀行,必須高度關注中國的房地産和房地産金融問題。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楊大力教授則認爲,中國的壞帳其實並不高—-

楊大力:「實際上銀行的呆帳不應該很多,可能有一定的呆帳,但總體來說,不應該是很大的問題。我覺得目前這兩個報告,一定是包括了過去的很多呆帳,對這些,中共政權最近採取了很多措施。另外還要看呆帳佔銀行總體資金的比率,而不是僅僅看總額,因為中國銀行業的資金增加的非常快,相對來講,呆壞帳也會增加一些。」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還說,房地産泡沫對經濟金融與民衆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尤其是泡沫破滅後的負面影響,令各經濟體、中央銀行不得不提高警惕,密切關注。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一支未好好訓練的百萬雄兵
美中專家討論中國企業腐敗
呂秀蓮:外交困難來自中共  盼國人感同身受
中國收藏家赴日找尋流失文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