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流教育中文AP課程講究實際語言情境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5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蕙燕達拉斯六日專電)美國主流教育體制下簡稱為中文AP的華語文進階先修學分課程,將於今年秋季開學,在美國的孩子學中文如果仍停留在老師拿起課本,先教生字,再解釋字義,接著老師念一遍課文,再讓孩子跟著念課文,隨後再造句等學習模式,將不適用於講究「語言情境」的中文AP課程了。

「台灣大學委員會中文AP綱要制定籌備委員會」台灣委員林遊嵐指出,中文AP這種設計活潑的課程教學與強調雙向溝通的考試模式,將是今後在美國學習中文的主流。因為在全球中文熱以及傳統中文學校教師長年默默付出之下,華語文進階先修學分課程(Chinese AdvancedPlacement Program, Chinese AP)終於將在今年秋季開學後正式上路,並將在二零零七年五月舉辦首次中文AP考試。

台灣政治大學東語系土耳其語組畢業後來美進修教育,並在美國從事外語教學有二十七年經驗的林遊嵐指出,柯林頓政府時期推動教育改革計畫時,邀集全美中、日、西、葡、法、德、義、俄與拉丁等九大語種協會(註:二零零五年時再增加阿拉伯文)。

以三年時間在一九九六年制定完成全美外語學習目標,當前中文AP課程內容即是據此完成,希望根據語言溝通(Interpersonal)、理解詮釋(Interpretive)、表達演繹(Presentational)等三大溝通模式,以及溝通、文化、貫連、比較、社區等5C學習目標(Communication、Cultures、Connections、Comparisons、Communities),全方位地訓練學生的中文能力。

林遊嵐表示,中文學習目的將不再拘泥於文法、生字、字彙,而是要讓學生能將中文實際運用到生活上,所以未來的中文AP教學沒有固定的教科書。美國教育主管當局並且在二零零四年從全美各地邀集了包括她在內的中文教育專家,組成十五人AP綱要制定籌備委員會的工作小組。為了體現公平、公正以及品質優越的決策原則,委員會決定應兼顧中文正、簡體字,鼓勵所有學生都有上中文AP與參與考試的機會。

據指出,中文AP課程內容目的是要讓學生接觸傳統及當代的中華文化,但絕對可適用於中、台、港、星以及在美華人,不會偏向任何地域性的文化現象與用語,以避免引發公平性的質疑,好讓學生能夠全方位學習當代華人社會,包括地理、人口、種族及地區多元化、旅行及交通、氣候、節慶、飲食習慣、運動及遊戲、和當代事件;學生也須了解華人社會結構,諸如個人與家族、長輩平輩之間的互動,以及重要的歷史、藝術、文化、習俗與當代人物。

AP中文考試強調語言的實際應用和對文化的體認同樣重要。中文AP考試的方式,與其他AP課程相同,是採用電腦網際網路測驗(Internet-Based Test)進行,考試內容注重實用性,考試時正、簡體漢字可交互使用,出題會兼顧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習慣用語。未來的考試將在電腦上進行,以電腦代替考卷,所以掌握語言的標準除目前的「聽、說、讀」之外,傳統上的「寫」已成為「打」,就是要會在電腦上輸入中文。

考試時的鍵盤輸入方式,可以選擇用漢語拼音「微軟公司拼音(MSPY)」或者ㄅㄆㄇㄈ「微軟公司新注音(Bopomofo)」這兩種輸入法。所以,加強學生應用電腦的能力,開展網路教學,都是家長與中文學校應該重視的問題。

林遊嵐認為,中文AP的開設好處多多,未來勢必為中文學習浪潮推波助瀾;而過去堅持持續不斷學習中文的學生,辛苦也有了代價,既節省了學費、縮短求學年限,也有利於大學的申請。對中文教師而言,更可因此建立起教學的引導方向。

相關新聞
李家同:兩岸競爭,別輸了國際觀和創意
李家同:一定要重視機械和化工產業
李家同:兇殺案是大環境必然的結果
李家同:為何美國一再發生校園槍殺事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