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兩岸緊急醫療包機開放 台灣衛署將磋商認定資格

【大紀元6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十四日電)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今天宣布兩岸達成四項專案包機共識,其中包括緊急醫療包機、急難救助與殘障(疾)人士等特定人道包機。行政院衛生署表示,將在近期內,就跨部會會議進一步討論,並決定相關人、機的資格認定及申請程序內容。

陸委會上午召開記者會,宣布兩岸達成四項專案包機共識,包括專案貨運包機、節日客運包機機制化、緊急醫療包機、急難救助與殘障(疾)人士等特定人道包機。航點必須是經雙方主管部門同意的航點。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薛瑞元指出,過去兩岸緊急醫療包機都是透過向陸委會專案申請成行,如今兩岸達成開放包機共識,衛生署將會在近期內與陸委會及其他相關部會,儘快就相關作業規定進行討論,就包括飛機、人員及醫院的資格認定及申請程序訂定流程。

緊急醫療包機如何認定?薛瑞元說,鑑於與國內目前一般定義的到院前急救、初步處理有所不同,且真正危急的病人,第一時間仍須要在中國當地作處理,不可能拖到包機返台,因此,衛生署也將會一併重新定義。

他指出,人道包機方面,則傾向於採個案申請、處理模式,畢竟人道包機不同緊急醫療,而是支應類似九二一震災等急難救助,或需要的特殊照護、儀器、設備及人員隨行,不宜跟一般人混雜的殘障人士。

名模林志玲二零零五年七月中旬在大連拍戲墜馬受傷時,即透過緊急醫療包機經香港轉送回台;罹患「運動神經元萎縮」疾病,俗稱「漸凍人」的台商眷屬葉玲,今年黃曆新年則自上海搭黃曆新年包機返台,成為首位不必經由第三地返台的重症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