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主計處:近15年 三都會區人口各增逾50萬人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二十日電)台灣行政院主計處今天公佈,至2005年,台灣有1580萬人聚居在都會區中,且在近15年內,包括台北基隆、台中彰化及中壢桃園等三都會區人口均增加各逾50萬人,全台69.4%人口聚居在面積僅16.9%的都會區,要不感覺擁擠也難。

主計處今天公佈「都市化程度」報告,據聯合國所列全球都市人口重要里程碑,自1960年全球人口達第一個10億人開始,至1985年,25年內共累積10億都市人口;隨後人口集中程度加速,至2002年,第3個10億人口出現時,才花17年時間,預估15年後,2017年將有40億人口居住在都市中。

觀察各地區都市人口比率變動趨勢,主計處認為,發展中地區發展快速,自1975至2003年平均年增率1.6%;中國、南韓分別為2.8%、1.8%,是近年成長較快速國家,而英、美、日等幾個已開發國家,因都市人口趨於飽和,成長幅度有限,未及1%。

至於台灣方面,主計處說,2005年底台灣總人口2277萬人,其中占69.4%的1580萬人聚居在面積僅16.9%的都會區中,都市化趨勢非常明顯;其中又以臺北基隆都會區665萬人,占總人口29.2%為台灣第一大都會區,其次是高雄276萬人。

若與1990年底相較,主計處表示,全台居住在都會區人口增216萬人,其中臺北基隆增54萬人,臺中彰化增53萬人,中壢桃園52萬人,這三都會區均增加逾50萬人;若以各都會區人口比率觀察這15年變化,則以中壢桃園增1.6個百分點、臺中彰化增1.5個百分點較多。

主計處表示,台灣都市化明顯,很清楚地,都市就業機會較多,導致鄉村人口因經濟因素須移向都市,據1970年代聯合國研究發現,都市人口比率與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毛額(GNP)密切相關,相關係數達0.81高度正相關,而台灣近20年相關係數為0.93,顯示台灣都市化程度與經濟成長關聯高於一般水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