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文學差 輓聯一團亂

人氣: 47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湯世名彰化報導〕彰化市一名老翁過世,享壽90歲,日前舉行公祭,各界紛紛致贈輓聯、花圈,場面備極哀榮,不過在一堆寫著「福壽全歸」、「德望常昭」的花圈中,卻出現一座寫著「玉樹臨風」的花圈,喪家認為受辱,氣得要把致贈花圈的某公司經理趕離公祭會場,該名經理頻頻賠不是,才平息這場烏龍風波。

這名老翁在當地德高望重,因此包括地方首長、民代、仕紳與公司行號負責人都致贈輓聯、花圈,並前往致祭,上百座寫著「典型宛在」、「跨鶴仙鄉」、「福壽全歸」的花圈更排滿喪宅附近街道,引起側目。

日前前往致祭人士卻發現,喪宅旁的一座花圈赫然寫著「玉樹臨風」,大家一頭霧水,仔細端詳,發現致贈者為某私人公司經理。

喪家認為親人受辱

不少民代及地方仕紳獲知後,均對「玉樹臨風」4字議論紛紛,喪家則認為讓逝者受辱,氣得將該座花圈搬離會場,日前該名人士前往致祭,喪家作勢要把他趕離會場,還被怒罵「文學程度怎麼這麼差?」「這樣也當經理?」並要他「以後別再上門」,該名經理則頻頻向喪家賠不是,場面尷尬。

玉樹臨風不適逝者

該名經理則到該名老翁靈前鞠躬道歉,並澄清他誤認「玉樹臨風」也具有致哀之意,絕無不敬之意,而部分仕紳、民代也出面說情,表示其係基於一片好意,至少不是「把活人寫死了」犯了忌諱,才平息這場風波。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周益忠指出,「玉樹臨風」係描述年輕男子美好的風度儀態或風采高潔美妙,相似成語有氣宇非凡、風流倜儻、英俊灑脫等,最重要的是描述「活著的人」,而非「死去的人」。

他說,詩人杜甫在「飲中八仙歌」寫著「宗之瀟灑美少年,皎如玉樹臨風前」即指崔宗之是灑脫英俊的風流人物,風采高潔而美妙。

音容苑在 輓笑鬧大了

除了彰化市喪禮花圈上出現「玉樹臨風」烏龍成語,北部某場追悼音樂會上,也有人以為是一般音樂會而致贈「祝音樂會圓滿成功」的花圈,鬧出笑話;南部更有某黑道大哥出殯,政治人物頒贈「痛失英才」輓聯,這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例子,不勝枚舉。

去年在北部某場追悼一名音樂人的追悼音樂會上,一座花圈上竟然寫著「祝音樂會圓滿成功」,讓該名音樂人的家屬看了傻眼,認為「我家有人過世,你竟來祝賀圓滿成功?」讓參與追悼會的賓客議論,鬧出笑話。

多年前曾有中部地區某民代致贈寺廟匾額,匾額上竟然寫著「威靈顯『嚇』」,該寺廟在舉行神明入火安座大典時,來賓在看到這塊烏龍匾額時都笑了,讓該名民代自覺羞愧萬分。

還曾有地方仕紳在致贈過世友人的花圈上寫著「╳府千古」,而非「╳公千古」,把一個人的去世,寫成全家人都死了,氣得喪家一度不讓該名仕紳進門,仕紳只得頻頻賠不是。

多年前南部某黑道大哥出殯,聲勢浩大,靈堂掛滿政治人物致贈的輓聯,其中竟出現「痛失英才」的輓聯,就連後輩小子也用「永懷領袖」來追悼大哥。

其它如輓聯寫了音容「苑」在,貽笑大方;新官上任,交接典禮上,地方團體合送匾額,上面原本應寫「眾望所歸」,但「眾」卻錯寫成重量的「重」。

喪事禮儀及常用老喪題辭

基本認識:喪禮花圈弔唁的紙卡,通常是白色,若逝者逾70歲,則採粉紅色紙卡,若逾90歲,即用紅色紙卡,寓意逝者「高壽」。

輓聯題辭:弔唁內容則男女有別,身分、年齡都有差別。

老年男喪例:福壽全歸、北斗星沈、騎鯨西去、德望永昭等。

老年女喪例:坤儀足式、孟母風高、女界典型、北堂春去等。

資料來源: 彰師大國文系教授周益忠 製表: 記者湯世名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