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安倍促中國重開首腦對話免傷經濟

【大紀元6月2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小玉2006年6月25日東京報導)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敦促中國重開中日首腦對話,以避免政治問題波及兩國的經濟關係。日本經濟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儘管中日政治關係處於低谷,但是並不會影響已經相互依賴的經濟關係。

*日本對華投資去年創記錄*

日本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日本企業對華投資較上一年增加近20%,為65億美元,刷新最高記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不久前匯總一份題為《日資企業在中國和北亞面臨的課題》報告。報告指出,日本企業對華投資不斷增加的趨勢顯示,中國去年反日遊行導致日企對華前景的擔憂開始退潮。

該機構海外調查部中國北亞科科長代理酒向浩二分析,對華投資的增長意味著日本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正在恢復,過去一年對華投資表現突出的是汽車領域。

酒向用流利的漢語說:「日本汽車廠家積極向中國投資是看好中國汽車市場,不過需要看到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也越加激烈,除了日本企業以外,歐美、韓國以及中國本土汽車廠家,都瞄準了這一市場。」

*日中經濟關係發展順利*

日本大和綜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原田泰分析,中日經濟關係正處在順利發展階段,曾經被視為威脅的中國製造的產品正在滲透日本國內。儘管日本的有些領域因此受到打擊,但是消費者從中受益。同時,涉及知識產權的中國國內的盜版產品問題也開始走向法制化。

原田說:「中國當局開始意識到如果不保護知識產權,技術就不能進入中國,對中國是不利的。」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海外調查部中國北亞科科長代理酒向浩二指出,目前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日本企業最擔心的問題集中在人工費調高和人民幣升值的問題上。日本企業看好中國的魅力之一就是人工費低廉,不過最近各地的人工費均呈現調高傾向,成本壓力也開始加大。

酒向分析,儘管目前的人工費還是可以接受,但是日企對於人工費調高的前景心中沒底。另外人民幣升值也同樣,儘管涉及到企業收益,但也是日企本身無能為力的問題。

*中日形成政冷經熱*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21日在自民黨議員組成的「傳統與創造之會」會議上講演時,敦促中國重開中日首腦對話,以避免政治問題波及兩國的經濟關係。

自從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2001年開始每年參拜靖國神社以後,中國中止了兩國首腦的定期會晤,中日政治關係也陷入近30年來的低點。人們用「政冷經熱」來形容目前中日政治關係的冷卻與經濟關係的密切。

*雙方經濟關係將持續*

日本大和綜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原田泰認為,目前良好的中日經濟關係今後也將持續下去。

他說:「因為這對雙方都有利益,因此這種關係還將保持下去。」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海外調查部中國北亞科科長代理酒向浩二也認為,中日經濟關係不會受到政治因素影響。他指出,去年在中國發生的反日遊行給日本企業一個啟示。他說:「遊行確實讓人吃了一驚,不過也讓日本企業認識到融入當地社會的重要性。」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報告分析,儘管日本企業面對中國國內出現的反日遊行也曾經考慮轉移投資方向,但是,日本企業已經向中國投注巨資,生產體系已經形成互補依賴關係,加之中國市場的魅力,今後中國依然是日本對亞洲投資的中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