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科學家說﹕北極圈曾是熱帶區

【大紀元6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傑生編譯)科學家發現了可能是遠古時代的渡假勝地,有短吻鱷的祖先、棕櫚樹以及華氏74度(約攝氏23度)的平均溫度。它就在北極圈正中央。

三項新研究顯示,從北冰洋海床深處開掘出來的岩芯樣本顯示,5千5百萬年前在北極附近的一個區域實際上是一個亞熱帶天堂。

多國遠征隊成員,耶魯大學地質學教授帕格尼說,想像這樣一個世界,稠密的美國加州紅杉與柏樹環繞著北冰洋,宛如置身佛羅里達。

科學家說他們的研究結果是對遠古時代的一瞥,當時的北極圈受到天然亂竄的溫室氣體加熱,遠比想像的熱。而且它一定曾是水氣充沛的沼澤世界。

對人為因素導致全球暖化持質疑態度的人,這個發現無疑提供警訊,讓大家窺見情況可能會變得多糟。

數千萬年前地球經歷一段漫長的自然性全球暖化期間。但大約在5千5百萬年前有一個突然急起的二氧化碳高峰加速了溫室效應。

科學家已經知道這次「熱量事件」的發生,但不能確定發生的原因。可能是海洋釋放了巨量的沼氣﹔如洲際般面積的森林大量燃燒﹔或者是許多火山的爆發。

新研究發現北極地區當時的平均溫度是接近74度。其氣候比較像邁阿密北部,而非許多專家所描繪的,當全球變得真正燥熱時,南北極地區仍維持舒適而涼快的52度(約攝氏11度)。

令人焦慮的是,這發現暗示著我們對未來暖化的規劃,預估下個世紀溫度只升高幾度可能是低估了。

發生在5千5百萬年前的事已證明太多二氧化碳-超過當前水準的4倍-能導致全球性暖化。

這個新研究同時也給科學家一個觀念﹕一棵簡單的蕨類植物可能藉著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幫助地球從溫室扭轉為冷房。不幸地,這個全球性暖化的自然解決辦法實在不夠快:需要一百萬年。

當充滿熱氣和巨型淡水湖在北極圈成型時,一種稱為Azolla的蕨類開始不斷的生長。根據研究員Brinkhuis的推論,在今日溫暖地區還能發現的Azolla在當時增長得很深很廣,成噸成噸的Azolla形成厚蓆子覆蓋了北極圈,並且向南部移動。它最終開始吸收二氧化碳,而幫助北極圈重新回到涼快的環境。

Brinkhuis說,從地球變熱到蕨類發揮功效讓地球冷卻下來至少要花80萬年,那是人類不能指望的。

(資料來源﹕美聯社)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