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

史達林的「工業化」和胡錦濤的「現代化」

【大紀元6月9日訊】(作者5月19日撰文,大紀元記者張慧美編譯)1917年,俄國製造了310萬噸的鋼,這個數量足夠製造出俄國生產的所有嵌環、門把、鍬、刺刀和其它鋼製品。但一位舉世聞名的俄國男低音1917年移民之後被告知在莫斯科街道出現好幾輛馬達卡車之後,他震驚的問:「為什麼?難道莫斯科所有的馬都死光了?」

在20年代初期列寧恢復了私人企業,但他們對鋼的需求也不是很大。

1920年代末期,史達林開始禁止私人企業並訂購「鋼」!1986年,戈巴契夫接管俄國,當時鋼的產量是1億6千1百萬噸,而美國的產量是7千5百萬噸,西德3千8百萬噸,英國1千5百萬噸。

到了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了二顆「原子彈」之後,日本投降,地面作戰需要坦克和大砲,也就是鋼,還有生產他們的機器(以及戰艦和航空器)-也是鋼。

戈培爾(Goebbels)解開了史達林的「工業化」之謎,並且在他的宣傳電影中表現了很多關於史達林的「工業化」-以及史達林對產量豐厚農夫的「清算」,他們是俄國中產階級中參與私人企業最大的一部分人。有了這個「鋼」,史達林可能會佔領西歐國家並「清算」中產階級。

難怪希特勒的黨1930年代初期在國會(Reichstag)的競選中獲勝,希特勒並成為德國的總理,這是他邁向獨裁專政的一塊「民主墊腳石」。

事實上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是沒有防禦能力的,但希特勒在他獲得權力之後就廢除了它,因為他向他的選民保證過。除了史達林的鋼武器外,他還擁有優越的作戰技巧,他對俄國的突襲本來可以獲勝,但他在莫斯科附近混了大約二個月,被俄國遠東和西伯利亞軍隊(有很多鋼在他們的新坦克和大砲裡)發現,當時正值俄國嚴寒的冬天。

1945年,鋼的戰爭結束,核子武器戰開打。但核能(包括美國從1945年以來,史達林的俄國從1949年以來以及中共從1964年以來)由於確保相互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而和平共存。所有核能有報復的秘密手段,例如將載有核子飛彈的潛水艇深深地潛入水中,核子武器無法毀壞它,它卻可以消滅一個攻擊者做為報復。

只有超級武器,如分子奈米武器,能夠摧毀敵人的秘密報復手段,迴避確保相互毀滅,進而消滅敵人以免除自身的傷害。

當戰爭還是鋼的戰爭時,沒有間諜可以滲透史達林鋼的軍事秘密。但每個有常識的人都很清楚這是為了生產武器和製造武器的機器所需,史達林才要這麼多的鋼,例如客車的生產,即使在史達林死亡後的三十年(他於1953年死亡),與亨利.福特在本世紀初美國的產量比較起來,其數量也是極其微小的。

同樣地,沒有間諜滲透中共發展超級武器的實驗室。我的一位讀者(他要求我不要洩漏他的名字)在2004年7月11日寄了一封三頁的電子郵件給我,他說他住在中國的時候想要知道關於中共發展超級武器實驗室的任何消息。他在美國太空總署葛籣(Glenn)研究中心工作,在中國受到很好的待遇。下面是他發給我三頁電子郵件中最具「滲透性」的一段:

「我與一位在其它城市軍中工作的人談了話,他說多數秘密軍事計畫都是在偏遠地區的山裡執行,根本上存在著巨大的地下設施用來製造和研究。他說中共主要關心的是隱藏他們的技術水平因此給他們帶來軍事上的好處。」

當然!在昔日鋼戰爭時期,不論敵人是否熟悉對坦克和彈藥的生產,它們都會起到作用。而今日超級武器的秘密是一切。他們會突然對敵人使出殺手鐧,敵人只能無條件地投降或被消滅。因此,今日超級武器的秘密在胡錦濤統治的中共下被保護的程度比在史達林統治下的俄國保護鋼武器秘密時更加積極。

我們應該推斷中共正在發展超級武器,而不只是期待可以從中國的實驗室竊取一些間諜活動或情報。

在中國「奈米科技化」(nanotechnologization)的程度可以從中共的媒體報導中推測出來,就好像史達林的「工業化」範圍也可以清楚地從史達林的媒體報導中看出來。

史達林的西方「旅行伴侶」說:「工業化?又怎樣!」你難道要俄國一直當一個大村莊嗎?

一個胡錦濤的西方「旅行伴侶」也有類似的反應:

他們問「奈米科技化有什麼錯嗎?」「現代化!你難道要中國一直停留在19世紀嗎?」

問題是,蘇聯「工業化」的規模並沒有對應國家的需要,例如,生產很少量的客車。它大部份都用於「鋼的戰爭」。中共奈米科技化的大部份在於對西方國家使出「奈米殺手鐧」:讓他們被消滅或無條件投降。

2000年,很少的西方人聽說過奈米武器,即使到了2004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在3月15日報導英國有71%的人從未聽說過奈米科技,儘管他們無數的「商業領域」與軍事應用一點關係也沒有。

2006年,艾瑞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他是1986年奈米科技的創建者)描述,分子奈米武器的可能性正式被美國拒絕,德雷克斯勒及他於1986年共同創辦的前瞻協會(Foresight Institute)都拿不到美國國會贊助的一毛錢來研究奈米。

大約五年半前,中國一家小報,北京晚報(Beijing Evening)在2000年11月13日登了一則報導,它的標題是這樣描述分子奈米武器的:「微小的奈米惡魔掌握巨大的邪惡精神。」

北京晚報對於報導分子奈米武器在中國的發展很感興趣,正如史達林的媒體在30年代初期對坦克和彈藥的生產大幅成長感興趣一樣。

北京晚報的報導不是單純供娛樂使用。2005年,中國高等教育的學生比例達到和美國一樣的程度,因為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所以這類學生的數量預測可能至少是美國的四倍。

但重要的是這些學生裡面有多少人學習分子奈米武器的發展。而且中國和美國的比例可以輕易地達到成千上萬比零!2000年北京晚報培養出實際和潛在學生的興趣、熱忱之後,胡錦濤就在這上提供了必要的資源。

西方對愛因斯坦的仰慕(納粹德國之外)是美國在德國和日本之前發展出核子武器的原因之一。美國官方對分子奈米武器的定義就如德雷克斯勒的不實幻想,可能導致西方國家被消滅或無條件的投降。

您可以寄電子郵件給我,我的信箱是navlev@cloud9.net

您也可以上網閱讀我的著作,網址是www.levnavrozov.com

英文原文網址:

http://www.newsmax.com/scripts/printer_friendly.pl?s=pf&page=http://www.newsmax.com/archives/articles/2006/5/19/12511.shtml

作者小傳

列夫-納夫若佐夫是NewsMax.com的專欄作家和新聞工作者。根據許多位卓越的西方人和俄國人表示,納夫若佐夫是一位相當聰明的人,他從1972年從蘇俄移居美國之後,發表了一千多篇專欄文章,內容包括文明、世界文化、外交政策、戰略、國防和智力工作等等,他也因卓著智力成就而獲頒愛因斯坦獎。

本報在此特別感謝作者授權本報翻譯此篇文章。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