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台經建會:美國若停止升息 新台幣未必轉強

【大紀元7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十五日電)美國利率升至5.25%後,市場預期後市升息空間有限,但美國若停止升息,是否代表美元將轉弱?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內部最新評估指出,美元強弱,「利率」非唯一因素,美國若停止升息,新台幣不見得會轉強。

在美國連續17次升息、歐元區連升3次後,日本昨天也宣佈升息,全球高度警戒通膨壓力的措施,也牽動匯率起伏。

經建會身為行政院最主要財經幕僚,這份針對國際利率的分析報告特別引人矚目,且開宗明義對市場上普遍持美國若停止升息,美元將不再強勢看法澆了一大盆冷水;報告內容強調「利差」並非影響美元多空的唯一因素,間接暗示企業主對新台幣相對美元轉強的研判要多加小心。

據這份報告指出,2004年全球景氣漸趨熱絡,通膨壓力漸增,美國聯準會 (Fed)在當年6月底調升利率,開啟世界三大經濟體升息先聲,迄今年6月底,美國共計17次升息,聯邦基金利率已從1%歷史低點升至5.25%。

觀察今年6月底美國第17度升息時,Fed宣佈:「房市漸趨冷卻,但通膨風險仍存;進一步穩定政策時點與程度,將視今後通膨與經濟成長的資訊變化而定。」市場根據聯準會最近這次聲明稿用語研判,美國近2年升息行動應接近尾聲。

歐洲中央銀行 (ECB)則因2005年12月底通膨壓力日增,迄今已連續3度調升利率,利率水準回升至現行2.75% ,市場預期,今年8月歐洲央行將會再度升息。

日本自1990年代初期泡沫經濟破滅後,景氣長期低迷,1991年7月起連續12度降息,利率從高點6%下降至2001年9月開始的歷史低點0.1%,直至昨天才將隔夜拆款利率從零調升1碼,成為0.25%,官方貼現率也由0.1%調升至0.4%。

台灣自2004年10月以來8度升息,央行重貼現率由1.375%調升至今年6月底2.5%。

分析美、歐、日三大經濟體升息動作,經建會表示,已影響國際主要通貨匯率變動,例如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美國與其他國家利差拉大,其中日圓兌美元貶值12.5%、歐元貶值11.4%、新台幣也貶值3.2%。

由於市場研判美國利率在升至5.25%後,將逐漸停止升息,一旦利差拉大的優勢結束,據此研判美元將轉弱,但經建會則認為利差因素僅是其中之一,還要考量美國國際收支、經濟表現,以及地緣政治等非經濟因素而定。

地緣政治方面,由於美元一向是國際關鍵貨幣與避險工具,本月5日北韓爆發試射導彈事件後,美元匯價反彈上升,反映國際投資人購買美元避險的事實;顯示美國停止升息,美元不一定轉弱,也間接暗示新台幣不見得會隨之轉強論點,提供企業主另一種判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