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好評

金波:大陸維權運動與台灣的關係

【大紀元7月23日訊】香港流傳一句話:「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前途」,台灣也是這樣。只有當中國大陸的人民得到自由民主之後,台港人民才能最終得到自由民主。這個重大歷史改變的漫長路程,正由中國大陸目前的維權運動揭開序幕。

「維權運動」在中國社會已逐漸形成氣候,但是,在海峽的這一邊,卻稀有人知,有的甚至還沒聽說過「維權」這個詞,更不明白中國百姓的維權運動,不僅關係到中國廣大百姓的眼前利益,更關係到中國社會的未來,更不了解對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及台灣人民的前途也有著重大影響。

中國人民找到合法鬥爭的利器

中國大陸的維權運動或抗爭,就是老百姓要求中共兌現自定的憲法之中所賦於人民的基本權利。在民主社會中,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已寫入憲法的權利還要力爭,那沒有寫入憲法的權利就更永遠沒得談?!」

中國百姓的要求其實是非常低的,只是要求保障他們基本的土地、居住、工作等的生存權利。當公民的生存權都受到執政當局的剝奪時,這個社會的黑暗就可想而知。

面對人民的維權運動,中共是站在極度理虧的地位,因為維權人士是用中共制定的法律來還治中共,使這種鬥爭有無限的生命力和戰鬥力。中共手中的專制機器最終是敵不過維權運動的,這部殘酷的機器最終將會在維權運動中停擺,甚至掉轉槍口。

中共中央權威進一步式微

中共用槍桿子和筆桿子來維持這個極權國家日常的運作和穩定。一旦這個集權機器發生鬆動,政令不暢,甚至政令「走不出中南海」,就標誌著這個政權走上了式微的不歸路。

這方面的事例和跡象很多。僅看山東維權人士陳光誠的案例,就說明不少問題。陳光誠所在的地區幹部用野蠻的方式對懷孕婦女強制墮胎,嚴重違反了中共自定的政策,陳光誠狀告到中央相關部門,受到了關注,有關部門公開表示要對違反政策的地方幹部予以處理。但是,將近一年過去了,那些為所欲為的地方官霸沒人受到處理,反而是維權得直的陳光誠受到了地方幹部的嚴重迫害。這件惡劣的事件,已鬧到連國際社會都知道了,中共當局不會不知道,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進一步表態以糾正不合理的現象。這個反常的現象說明:一,中共的中央集權機器已在地方政府之中漸失權威,地方不執行中央的指示時,也拿地方沒辦法。二,當地方官僚和民眾發生衝突時,雖然道理在民眾一方,但中共高層最終還是選擇站在欺壓百姓的官僚一邊,因為他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三,地方利益有時並不和中央的利益一致,中央要的是「穩定」,地方官員要的是自己的權和錢。這條統治中國的權力鏈,有時鬆散有時嚴密。這種怪異現像,已成為中國政壇的常態。

中國百姓的人身權益受到侵犯時,這個專制社會並沒有一套嚴謹的法律,給人民供提保護,受冤屈的人們只有層層上訪這一途。這種上訪制度,是真正的「中國特色」。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人的微薄權益,就靠著這套詭異而脆弱的上訪制度來維持,這是十三億人民的極大悲劇。近年來,中國的上訪人數暴增,說明地方官員對百姓的壓迫急劇升高。經過五十多年的高壓統治,目前中國有著辛酸遭遇的人數,可能接近文革時受到迫害株連的人數,區別只在於文革時基本是以政治迫害為主,而現在則以經濟上的殘酷剝削壓迫為主。

維權運動路子怎麼走

中共所要建立的「法治社會」其實是「順民社會」。真正要成為法治社會,關鍵指標是中共這個黨要守法,或是說,要有一個法可以用來約束中共的所作所為。

中國的維權運動會被鎮壓下去,還是會持續發展下去,最終改造中共這個黨和社會制度,是值得中國人民認真思考並持續奮鬥的最根本問題。

中國的維權運動或許有起有伏(這是正常規律),但是不可能熄滅。中共不可能主動放棄自己的「紅色江山」,因為這意味著這個官商利益集團將完全喪失所有特權。中國人民不可能長期容忍基本人權被剝奪。只要這個社會矛盾存在一天,中國大地上的維權運動就會一直存在和發展。中共鎮壓維權運動的行徑,不僅與天理不容,黨內希望有良性政改的健康力量也會不斷壯大並發聲,因為他們看到鎮壓維權是會最終葬送中共的愚蠢做法。

不過,維權運動不會再像以前流那麼多血,因為一方面,人民的鬥爭藝術更高明了;另一方面,統治者比以前的任何時代都虛弱;第三,國際潮流比以前進步許多許多。

中國人民要走台灣的民主路

香港流傳一句話:「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前途」,台灣也是這樣。套用一句馬克思的句式來講:只有當中國大陸的人民得到自由民主之後,台港人民才能最終得到自由民主。這個重大歷史改變的漫長路程,正由中國大陸目前的維權運動揭開序幕。

最終改造中共的重擔(我不用「推翻」這個革命的詞句),就落在大陸人民的維權運動身上;而台灣實施民主政治的經驗則可以給大陸人民提供榜樣。看到有中國親官方的學者在官方座談會上提出,中國的政治轉型「應朝台灣這個方向走」,令人感到很欣慰,這說明了台灣不僅在經濟上的經驗被大陸所借鑒,如經濟特區、科學園區、高科技產業等,而且在政治改革上的經驗,也受到大陸學者和民眾的關注和引鑒,如「開放黨禁、報禁」等台灣政治術語,已在中國大地家喻戶曉。可以說,大陸目前的維權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台灣民主經驗的鼓舞。台灣官方、民眾和媒體都瞭解,台灣的政治民主改革可以並正在為大陸的民主帶來希望。但是,台灣傳媒對大陸目前方興未艾的維權運動卻缺少報道和聲援,使得兩岸的政改經驗的互動變為單向性,實在令人遺憾。台灣傳媒如能盡快糾正這個缺失,將使兩岸的前途變得更好。

轉自《爭鳴》2006年7月號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