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

蔡淑梅:心病還需心藥醫

【大紀元7月28日訊】何謂「心病」?心識即是意識,意識來自思想,思想出現毛病,即為之「心病」。眼、耳、口、鼻、身等五識發病時,容易察覺,亦易於處理;但意識神祕莫測,隱而不見,有時連病者自己也無法掌握,怎去定義呢?

知道自己不知是真知,不知而自以為知是病。先進社會,知識膨脹,資訊氾濫,人類為了進求無窮無盡的知識而疲於奔命,表面上學識豐富,技能卓越,但心性虛空,思想薄弱;對外面的世界掌握自如,但對自我卻迷糊陌生,這是人性的進步、還是退步呢?

天水圍集體自殺案,揭露出一個相當嚴重的社會危機,市民的冷漠,是已經習以為常,抑或束手無策?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每一個悲劇都反映出社會黑暗的一面,我們不認真面對,吸取教訓,只會令社會矛盾進一步深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疏離和冰冷。

大部份自殺的人都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有預謀、有計劃的。今次三位女士相約尋死,明顯地是一種集體控訴,然而,傳媒只集中報導她們是精神病患,或刻意地渲染背後不可告人的秘密,輕輕地掠過她們內心對社會無比的怨恨。因為曾經入住過精神病院,就能完滿地解釋自殺的原因?難道尋死就是精神病患的唯一出路?

從前的精神病院叫做「瘋人院」,一旦成為「瘋人」,隨即便失去人權,任人擺佈,生不如死。所以,大家都很努力地去做一個「常人」,依從社會的規範,壓抑自己的情緒,麻醉自己的心靈,以迎合別人為己任。久而久之,一般人對自我愈來愈陌生,甚至無法駕馭自己的意識,陷入迷失痛苦的深淵。

精神上明顯地失常的病人,還有藥物可以醫治,表面上正常,內裏卻異常變態的潛在病患,才是社會真正的危機。社區倫理家庭婚姻的問題,錯縱複雜,絕非外界的支援與褔利可以解決得了,最終仍須靠個人自己的努力,解開內心的鬱結,重拾自信,建立正常的思辨能力,才能真正走出困局,自力更生。

靈性的墮落,無分階層,與貪富無關。四個月大女嬰被虐致死案剛剛宣判,男女被告原來家境不俗,卻同樣有不愉快的童年,而女主角的父母更曾經為人師表,現已移居外國,回看他們對兒女從小到大的冷漠,不就是這次悲劇的根源嗎?

在功利忙碌的都市裏,各人為口奔馳,家庭關係疏離,婚姻破裂,孩子活在毫無安全感的環境之下,自信無從建立,心靈脆弱,缺乏責任承擔,生活得過且過,沒有明天,試問這樣的人生,怎能活出意義?

大人有大人的煩惱,孩子有孩子的悲哀,彼此的張力日漸加大,磨擦亦與日俱增,本來是相互的精神支柱,卻逐漸演變成互相仇視的對象;這樣的氣氛,這樣的環境,不是比地獄更加可怕嗎?用怨恨來代替關愛,人性怎不淪落失陷?

增加社會資源,加強福利援助,也不可能填滿空虛的心靈。宗教可能是一種寄托,神明亦不過是一種虛妄,一切外來的支援充其量只是一種幻覺,最終的力量來源還是來自本我的自性。一顆清明的心,就是最佳的「心藥」,回覆自我,相信自己,就能擺脫「心病」的纏繞,做一個真真正正快樂的人。@

2006/07/13

(歡迎到訪My Blog: http://hk.myblog.yahoo.com/dr_choisukmui/)(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