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出人意外的新興城市

標籤:

【大紀元7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金沙編譯)世界上大城市如倫敦﹑紐約和東京﹐在我們的想像中巍然聳立﹐它們依舊是人們聯繫財富﹑名聲和未來的地方。在過去的50年裡﹐它們操控著國家的經濟和政治。但是它們的光輝已經不再了。

根據本周新聞週刊(Newsweek)的報導﹐在過去5年中﹐一個超級大城市的典型人口成長率已經從80年代的超過8%下降到少於4%﹐而在未來的25年中人口的數字將會停滯不前。在一﹑兩年內﹐住在城市的人口會在歷史上首次超過住在郊外的人口。

未來將會屬於體積較小﹐遠為樸實的第二城市。21世紀將會以都市為主﹐但是都市的核心會越來越小。現在世界上的城市居民已經有半數住在人口少於50萬的城市裡。

第二城市正在興起。第二城市可能是超級都會的遠郊,也可能是地區中心、度假城鎮或地方省會。它們由高級住宅區﹑度假小鎮等發展而來。在 2000 到 2015年間﹐世界上小型、人口在50萬以內的城市將增加23%﹐中型城市﹐人口在1百萬到5百萬之間的城市將增加27%。 這個趨勢是許多因素造成的結果﹐包括全球性不動產的泡沫化﹐國際性遷移的增加﹐更加便宜的運輸﹐ 新科技﹐以及嬰兒潮的一代 正在到達退休的年齡等原因。

第二城市的興起可以從新聞週刊製作的世界上前10名大城市的名單上明顯的看出來﹐這個名單包括世界上發展最快的10個城市﹐它們都在最重要的經濟中心。 根據聯合國對於所有人口多於75萬的城市的最新預測﹐名單上只有兩個主要的都市﹐莫斯科和倫敦。其它是令人嚮往的中等城市如法國圖盧茲(Toulouse)、德國慕尼黑和美國拉斯維加斯﹐或以前沒有聽說過的巴西的佛羅略拿波立斯 (Florianopolis)﹑印度的加吉巴德(Ghaziabad )﹑南韓的高陽 (Goyang) 和日本的福岡﹐這些城市恐怕很快就會出名。

令人嚮往的中等城市–法國圖盧茲(Toulouse) (GEORGES GOBET/AFP/Getty Images 2006-3-28)

還有一些大主流的城市沒有包括在10大城市的名單中。它們是150個發展最快的中等城市。其中中國的城市最多﹐有55個。接下去是印度尼西亞的12個﹐還有10個在印度。

在已經開發的國家裡﹐雖然沒有一個城市列入150個發展最快的城市﹐但是都會商業區在美國比在歐洲和日本發展的要快的多。美國和中國的新城市以2 %的速度領著一群小城市增長﹐而歐洲增長的城市只有0.5%。

為什麼一個小鎮會發展成繁榮的第二都市﹐另外一個卻失敗呢﹖成為第二城市的關鍵,可能在於小城市能不能利用機會,使得居民和商業從大城市流出。此外優秀的運輸系統﹐特別是到達最大的商業中心的運輸系統也很重要。南韓發展最快的城市高陽到達首都首爾就只需要30分鐘的地鐵﹐歐洲有廉價的航空聯絡各地。

另外一個原因是工作的分散﹐大部份是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在更多的商業交易在大首都如紐約和倫敦成交的情況下﹐明顯的﹐蓬勃的服務性質企業中有很多工作機會﹐比如銀行業﹑娛樂業和高科技。這些都流進迪拜、拉斯維加斯、Tallinn 、大連和開普頓﹐不但改善它們的網絡系統﹐也使科技公園和大學不斷造就出都市所需要的人才。

移民的角色也很重要。像拉斯維加斯﹐移民們從廉價的勞工階層蛻化成一種新的中產階級﹐改變了城市的特性。在英國﹐成千上萬的東歐移民繁榮了首都和較小的北方及沿海城市﹐那些地方的農業﹑建築和底層的服務職業都急需勞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中市多場跨年晚會 呈現熱鬧感性青春風格
協議暫時撤銷 加州城市與徐匯難成姐妹
7月3日大陸主要城市天氣預報
花蓮市噴泉廣場啟用 重塑舊火車站商圈風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