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東局勢看布什的另類中東政策

標籤: ,

【大紀元7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特稿)最近中東動亂加劇,美國的反應令國際目不暇給。中東的未來到底何去何從?布希政府的「另類」中東政策是否走得通?風險有多大?全世界都在關心注目。

七月十二日,黎巴嫩真主黨以大砲和火箭攻擊以色列境內多處目標,造成以軍七名士兵喪生,二名士兵遭綁架。以色列軍隊立即開進黎巴嫩南部,對真主黨民兵展開猛烈轟炸攻擊,掃蕩真主黨陣地,但也炸毀許多民房和公共設施,許多無辜民眾在戰火中喪生,國際為之譁然。

七月十三日,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了阿拉伯聯盟所提譴責以色列決議案。

七月十五日,安理會舉行會議,討論以黎衝突問題,在美國的反對下,會議未達成任何決議。

七月十七日,布希出席聖彼德堡八國工業國家峰會,在會議桌上與英國首相布萊爾私下談話時,不知有電視錄影,以粗話罵真主黨,並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表現表示失望。同時在英國的支持下,美國阻止了八國峰會提議以黎立即停火。

七月十九日,紐約時報和美國衛報同時報導,美國與以色列已達成共識,讓以色列繼續轟炸黎巴嫩一週,期以最大程度重創真主黨。

七月二十二日,紐約時報爆料,布希政府正在緊急供應以色列大批精準炸彈。

七月二十三日,布希在國際壓力下,派萊斯赴中東斡旋。但她在行前卻表示,此行不是為了促成立即停火。

七月二十六日,為因應中東危機,美國、歐盟、俄羅斯及阿拉伯國家在羅馬召開緊急會議。與會國家多支持要求以黎立即停火,唯獨美國國務卿萊斯認為,一紙停火協議只是「虛偽的承諾」,經驗顯示它不會成功,除非聯合國議一五五九號決議案受到切實遵行。而所謂一五五九號決議案,就是解除真主黨武裝,外國勢力退出黎巴嫩。

同一天,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波頓說,真主黨是黎巴嫩的「癌細胞」,必須割除才能確保黎巴嫩和中東的安寧。

也在同一天,美國又在安理會否決譴責以色列的決議案。此事肇因於以色列襲擊聯合國設於黎國南部的觀察哨,造成四名聯合國觀察員喪生。

美國這一連串「另類」反應,的確讓國際驚嘆,到底美國心中在打什麼算盤?

此間觀察家認為,布希正在推動一項極具風險性的中東策略,那就是利用目前的危機,來促成長期的轉機,也就是削弱真主黨、敘利亞和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如果順手的話,將可帶來中東和平。不過如果手背的話,可能反而會帶來更大的危機。

美國出兵伊拉克已三年多,當初預計可以速戰速決,為世界除害,並為中東建立一個民主樣板。未料伊拉克叛軍難纏,美軍陷入泥沼。目前美國每天花在伊拉克的軍費,每天高達二億五千美元,美軍陣亡數字已逼近三千人。

伊拉克叛軍之所以能夠頑強抵抗,主要就是來自包括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伊朗等週邊國家的支援源源不斷。而事實上,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前,殺死美國人最多的恐怖組織,不是蓋達,而是真主黨。但伊拉克前車之鑑,讓美國不敢再隨便演出「先發制人」劇碼。如今以色列願意打「代理人戰爭」,美國自是求之不得。

此外,美國發現,伊朗透過真主黨,不斷向巴勒斯坦組織提供武器和經費,今年提供經費數額比去年增加一倍。真主黨擁有上萬枚火箭以及無人偵察機,都是伊朗供應的。美國認為,伊朗企圖透過製造以巴和以黎緊張局勢,來轉移國際視線,減輕對解決伊朗核武問題的壓力。

美國國會期中選舉即將於十一月舉行,布希總統在執政時期,創造了共和黨在參眾兩院都贏得過半數的奇蹟,但依照目前情勢看來,他很可能在交出政權之前,把在國會的優勢還給在野黨。

對伊朗和北韓的研發核武,對北韓試射飛彈挑釁,對美軍在伊拉克陷入泥沼,撤軍無期,布希都束手無策。眼見選情告急,突然出現以黎危機,布希當然要使出渾身解數,作最佳利用。

正如此間觀察家的警告,布希這種「另類中東政策」其實是雙面刃。它可以一舉削弱真主黨、伊朗和敘利亞在中東的影響力;但它也可能助長回教民眾的反美情緒,製造更多的基本教義極端份子,為賓拉登招兵買馬。

中東何去何從,沒有人知道。正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考馬克最近在例行記者會上所說:「可惜我沒有一個水晶球,能夠讓我從中窺探中東未來局勢走向。」

相關新聞
李家同:小銀盒子
布希宣布國務卿萊斯將重返中東斡旋和平
美英領袖白宮峰會 討論國際危機
美官員:萊斯將會晤以色列總理及外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