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關注中國維權 新竹與國際同步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儀婷/新竹報導) 中國民間維權運動方興未艾,不僅引起國際關注,也於近期成為台灣人民關注的焦點。昨天兩岸維權律師、以及媒體等共同會師新竹舉行座談會,暢談從中國維權現況、以及中國維權引伸的兩岸經貿風險。

4日假新竹清華大學舉辦的「關注中國維權,台灣與國際同步」座談會—從中國維權現況談兩岸局勢與經貿風險,出席的人士包括,中國最佳海事律師郭國汀律師、中國時勢評論家焦國標教授、台灣人權律師魏早炳、中央廣播電台資深媒體人黃絹、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明居正、台灣新聞研究所所長張錦華教授、中研院助研究員徐斯檢等人。現場並有立委柯建銘、葉方雄、呂學樟、林為洲、柯俊雄等致贈花籃祝賀座談會成功。

立委邱敬淳蒞臨座談會現場致詞(大紀元記者林儀婷攝影)

現場有立委邱鏡淳首先致詞表示,台商赴大陸投資,遭遇大陸不依法行事,使台商權益受損飽受委屈。在這個關心人權的地球村,邱鏡淳說,不管山高水遠,人權都需要大家付諸關心。

立委林為洲蒞臨座談現場致詞(大紀元記者林鴻攝影)

「人權與民主是普世的價值!」儘管近期台灣政治紛擾,立委林為洲說,我們卻也聽到了民主世界中可共存的不同聲音。台灣媒體報導中國大陸新聞、甚至製作專輯,但中國民主與人權相關新聞卻不成比例。林為洲指出,台灣對中國大陸片面之報導,已影響到台灣人如何面對中國,值得國人共同關注。他期許國人以更全面、更客觀的角度,看待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

中國維權律師郭國汀說,中國司法在現行的體制下,已喪失了法院應有的維護公平公道的功能,絕對沒有法治。郭國汀以第一個在中國大陸設立律師代表處的加拿大律師安志麗、以及自身處理300多起涉外案件為例說明,所有勝訴的案件都沒有得到執行,其中最長的一起已12年。他說,台灣同胞投資大陸受到迫害討討回公道的,目前為止是零。高為邦《投資中國-你必須知道的陷阱》一書中寫的,都是真實的。

中國維權律師郭國汀(大紀元記者林儀婷攝影)

郭國汀指出,在中國打官司,不是打法律官司、也不是打政治官司,是打「關係」官司,就是打權力和金錢的官司,誰能讓權力部門干預者、或金錢買通法官,就可以打贏官司。他指出,中共的法律只有在對中共、當權者、或某些人有利時,才被視為法律,若對其無利者,就視為廢紙。他認為,唯有徹底改變中國的司法制度,才能改變人權。

台灣人權律師魏早炳表示,目前律師界存在:對賺錢熱心,對社會冷漠。一些律師表示擔心到中國大陸觀光是否能平安歸來、還有的律師有到對岸發展的計畫等等,「這就是暴政!」魏早炳認為,台灣律師的對大陸維權的表現,顯示出中共暴政的淫威已擴散到台灣,台灣與國際都應該投注更多的關心,將這個陰影排除掉。

中央廣播電台資深媒體人黃絹表示,台灣媒體多以外電報導處理大陸新聞,儘管有派駐北京等地記者,媒體仍採「出口轉內銷」,外電報導在網路上甚至找不到!這個現象說明啥麼?

中央廣播電台資深媒體人黃絹(大紀元記者林儀婷攝影)

黃絹引述一位曾任中央社記者說,他瞭解中國新聞,是透過德國報紙的!另一位派駐北京的特派員說,一下飛機就有人跟蹤,「何必要找麻煩(親自採訪大陸新聞)呢?」黃絹質疑,以外電報導處理大陸新聞,是因為台灣媒體害怕得罪中共政權,是屈服於中共製造的威脅恫嚇。

台大新聞所所長張錦華教授以其長期觀察台灣媒體指出,台灣聯合報2005年處理中國貪污腐敗、維權等相關新聞不超過五則,中國時報則不超過十則。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大陸貪污數額高達五百到八百四十億美元,但不見台灣媒體報導。

張錦華以廣東汕尾事件為例,以「四不一沒有」、「三要」列舉台灣媒體的特色。所謂「四不」,即是:不作太多報導、沒有前因、沒有後果、以及不報導受害者。「一沒有」是指沒有追蹤報導。「三要」是指: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淡化新聞、正當化中共或政府單位、污名化受害者。儘管如此,張錦華仍認為邪不正勝,各種聲音將經由不同管道傳送交流,如郭、焦兩人突破網封,向各地發聲。

中研院助研究員徐斯撿先生(大紀元記者林儀婷攝影)

中央研究院助研究員徐斯檢說,由郭、焦兩位現身說法比他教書十堂課還有幫助。他表示:若再不相信他們(郭、焦),那也就不知道要相信誰了!◇(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