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科技台灣新國力」讓全球認識台灣科技實力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七日電)從高山到海洋,無論數據或虛擬,隨處都有台灣科技的實力在其中,直到年底為止,每週日晚間在民視播出的「科技台灣新國力」就是要讓大眾知道台灣的科技實力有多強,靠著堅強的科技實力,台灣早就是國際要角。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耗費了新台幣1000萬元,由民視製作播出「科技台灣新國力」節目,這個節目從6月18日起,每週日晚間10時30分到11時,以26週的時間,向大眾闡訴「多樣性的台灣」,而這些多樣性的台灣故事背後就是依靠科技來支持。

國研院董事長賴義雄表示,台灣科技競爭力在國際舞台發光,但卓越的成就卻無法引起國人共鳴,事實上,科技應該透過媒體走入人群,擁抱大眾,與社會民生更加貼近。所以國研院才希望藉著這類型節目的推出,讓國人深刻體認高科技發展的重要。

賴義雄指出,與國科會積極推動的「台灣科學普及傳播事業催生計畫」宗旨相呼應的「科技台灣新國力」(Scientific Taiwan),結合了科技界與媒體影像工作者,結合科技知識、人文省思與台灣意象的新聞雜誌型科學普及電視節目,這個節目榮獲科技名人施振榮及台北101董座陳敏薰親自跨刀拍攝短片推薦。

今天在「科技台灣新國力」試映會中,播放了「長期海底珊瑚礁觀測–墾丁」、「跨國湖泊新陳代謝觀測–鴛鴦湖」、「大型哺乳動物行為觀測–福山植物園」片段,片中顯示科學家們利用攝影機長期紀錄、監測、分析各種生態的奧秘,試圖解開許多長久以來動植物之謎。

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中心主任莊哲男透露這些長期監測背後的奧秘,由於長期監測的資料量非常大,靠的是全球最先進的頻寬才能傳輸那麼多的資料量,龐大的資料儲存在國網中心的電腦內,而學者要從這些資料中抽取有價值的部份來研究,靠的就是國網中心的中介軟體。

莊哲男預測,未來的世界其實都是監測的世界,人類的生活都脫離不了監測,監測只會愈來愈密切,以台灣科技的實力,目前大家在使用的電腦可能三到五年之後就會和手機結合在一起,每個人戴的眼鏡也會成為移動式的監測器,這些科技的應用都在逐漸成熟。

「科技台灣新國力」這個節目在7月9日 (週日)將描出生態格網–海洋世界、福山植物園等,未來幾週將探討奈米世界、綠色能源、太空、本草綱目、蘭花基因轉殖、傳統紡織產業、農業格網和醫療格網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