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報告顯示 外資進入中國熱情減退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8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淳良北京十一日電)據「中華工商時報」報導,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的外資增長速度開始下降。

中國商務部的報告說,今年上半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兩百八十四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約零點五個百分點。

上半年獲得中國政府批准建立的外國投資公司共一萬九千七百五十家,比去年同期減少約七個百分點。今年六月的情況尤為突出,新建立的外資企業數目為四千零九十一家,比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十四點三二。

統計顯示,日本、南韓和台灣在中國大陸的投資,加在一起要大於美國,也大於歐盟。但去年,日韓台在中國投資總數下降了百分之六點五,今年上半年更銳減了百分之三十一。此外,美國企業的在中國投資從二零零三年以來每年都在減少。

在中國外資開始減少的同時,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吸收外資的情況卻開始明顯好轉。印度也受到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者的重視。二零零五年,印度已經取代俄羅斯,成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零售業市場。

報導說,雖然這些國家在其吸引外國直接投資(FDI)的絕對數量方面還無法與中國比,但專家認為,進入中國的外資增速下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這其中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內部的原因。

綜合看來,外部因素包括:首先,一些新興經濟體給國際資本提供了更好的投資條件。印度、越南等國家最近經濟高速增長,增加了它們對外資的吸引力。

其次,日本經濟增長的恢復也吸引了不少原本可能會流往中國的資金。許多日本企業增加在國內市場的投資,自然就減少在中國的投資。

第三,中國對外貿易遇到越來越大的阻力,影響到外資繼續進入中國的熱情。

內部因素則包括中國沿海地區工人工資水準上漲、土地價格上漲擠壓了外資的回報率、中國政府的經濟降溫措施在客觀上限制了外資的進入。

報導引述有關專家指出,上述外部和內部原因只是表面現象,更深層的原因是外資因為無法在中國國內找到規模符合預期的市場而感到失望。

報導說,許多外商在進入中國之前是以十幾億人口的市場作預測的,一旦投資以後才發現中國的消費市場或許只有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一,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並沒有帶來消費和就業市場的相應發展。

專家認為,國民的消費能力不增加,也就無法帶動就業的增加,也就不能讓投資產生相應的回報,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國民不能在經濟增長中得到真正的實惠,外資退出也就成為無奈的選擇。

相關新聞
京六部委將設防嚴控外資併購
中國新勞工法會嚇走外資?
中國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併後將低於30%
人民幣又升破八  美元已陸續反映週四升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