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建設的陽光和陰影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1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東方2006年8月13日華盛頓報導)今天對比新聞節目談的是2008年中國奧運。

兩年後的8月8號,北京將舉辦夏季奧運會。中國媒體廣泛報導了有關北京奧運進入倒數計時兩週年的消息。新華社報導了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北京奧運進入倒計時兩週年的新聞發佈會的情況。

*進展順利*

新華社援引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的話說,2008年奧運會的各項籌辦工作進展順利。奧運場館建設、市場開發等各方面都順利推進,如期實現了預定的階段性目標,為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奧運會奠定了可 靠的基礎。

劉淇還介紹說,開幕式是中國政府籌備奧運工作的一個重點。他透露,開幕式將反映中國的優秀文化,組委會將聘請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為總指揮,聘請美國著名電影導演斯皮爾伯格為顧問,要做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呼喚文明素質*

人民日報為奧運倒計時兩週年發表社論,強調北京市民要提高文明素質和禮儀水平。解放軍報也發表社論,強調奧運盛會將成為中國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強有力的助推器。

但是,解放軍報提出了一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問題。解放軍報社論說:隨著“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拔地而起,日新月異的北京將令世界驚嘆。然而,物質文明達到一定水平後,人的素質如何與之相輔相成?中國人屆時將以一種怎樣的文明氣度迎接奧運、擁抱世界?

*世界之最*

官方媒體還以相當大的篇幅介紹了中國政府不惜工本,籌備奧運,力爭世界之最的情況。特別是被稱為鳥巢和肥皂泡建築的主體育館和游泳館。

中國媒體報導說: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結構建築_“鳥巢”(國家體育場),世界上首個基於“肥皂泡理論”建造的多面體鋼架結構建築_“水立方”(國家游泳中心)這兩個堪稱“世界之最”的場館建築,無疑將為世界留下嶄新的“奧運建築遺產”。創造這“世界之最”的建設者們,正在依靠自主創新和嚴格管理,突破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

*問題仍多*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一下海外媒體的報導。

美聯社的報導說,儘管中國奧組委稱各項進展順利,但是仍然面臨很多問題。美聯社報導說,負責耗資幾十億美元的奧運基礎建設項目的北京副市長正在接受調查,他被指控貪污腐敗。北京市副市長劉志華今年六月份因貪腐案被免職後,他兼任的北京市2008工程指揮部指揮一職,已改由主管公安、國安的副市長吉林出任。

劉志華被免職後,北京市政府立即將2008年北京奧運和劉志華案劃清界線,反覆表示劉志華的不當行為不影響奧運。中國媒體也把劉志華案件當作中央政府打擊貪污腐敗,實現廉潔奧運的標誌。

*劉志華為何遲遲才下台?*

劉志華是奧運會基礎建設工程總指揮。基礎設施的巨額投資二千八百億人民幣,現在已經投資過半,工程接近尾聲。海外觀察家指出,劉志華能得到大筆斂財貪污的時機,是在動工前後,僅工程招標一項就能讓他腰纏萬貫。算起來,這應當發生在2003-2005年,為甚麼在那個時候發生的問題到現在才拿出來呢?

*自我監督=監守自盜*

一些觀察家分析說,奧運工程是中國官方控制的重大項目,政府和官員享有極大權力。中共獨裁的政治體制不允許司法獨立和媒體監督,所以擅權、權錢交易普遍存在。沒有新聞自由和媒體對中共官員進行監督,僅依靠黨內的糾貪體制,實際上等於讓中共官員監守自盜。

*“不怕你貪,就怕你反”*

有的分析家說,主管奧運基建工程,如同守著一座金庫,是名副其實的肥差。對這樣敏感的位置中共不可能有疏漏,恐怕劉志華走馬上任的那一天,中紀委、監察部的監控機制就自動運作起來了,他的一舉一動都在監控之內。但是,只要在政治上與中央保持一致,再腐敗,也保證沒事。“不怕你貪,就怕你反”,這是中共腐敗治國的韜略之一。

*新聞自由限於奧運*

能不能保證數千名採訪奧運的外國記者的新聞自由,是海內外關注的又一個焦點。北京表示保證外國記者的報導自由和新聞自由,但是這種自由只限於報導奧運有關的題材。如果外國記者在去奧運場館的路上,採訪了中國上訪的民眾,或者報導一些宗教,維權團體的抗議活動,是否違反中國政府的規定?中國政府能否保障外國記者的自由和安全,這是很多外國新聞機構表示關注的。

美聯社在報導北京奧運兩週年倒計時的新聞時,提到記者無國界組織星期二發表聲明,批評北京壓制媒體。記者無國界組織說,中國政府對新聞媒體的種種限制,將妨礙採訪2008年奧運的外國記者的報導工作。美聯社援引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王偉的話說,北京將盡最大可能為媒體提供舒適和方便的採訪環境。不過他警告記者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

*龍應台:大建設的陰影*

台灣著名女作家龍應台最近在台灣聯合報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北京奧運的文章。龍應台對中國政府花費巨資籌備奧運表示不解。

她在文章中指出:因為行政不透明,中國為籌備奧運究竟會花多少錢,沒有人真正的知道。流行的一種說法是三百五十億美元,事實上可能更多。

龍應台認為,十六天的奧運只是一個大家都懂的便捷理由,北京的城市改造才是真正的現實。到時候,中國所激情擁抱的“不容置疑的信仰”,是“現代化”。別的城市花了一百年的時間逐漸「長」出來的基礎建設,北京以劇烈的手段在十年內完成。

龍應台女士所提到的這種大躍進式的搞運動的做法,中國大陸民眾並不生疏。然而,龍應台指出,檢驗這些劇烈完成的現代化產品,可能會發現無數的裂縫和缺陷,深刻的矛盾和不安。例如:大建設的陰影裡有深不見底的貪腐,有被踐踏蹂躪的人權,有匪夷所思的浪費,有功能完全失效的硬體和軟體等等。

*金錢堆積“集權美學”*

龍應台還對北京政府花費80億尋求所謂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表示強烈的關注。

龍應台寫道:瑞士建築師所設計可以容下九萬人的國家體育場,因為形狀而被稱為鳥巢,預定的造價是人民幣三十八億元。在學者的批評聲中,降低到三十一億,一張座椅的造價是四萬五千元人民幣。五棵松籃球館的設計,為了突出所謂視覺效果,要在場館外牆上作十層樓高的大屏幕。籃球館估算的造價是十億人民幣,一旦動工就發現,單單是這豪華屏幕本身就要用掉二十億。游泳館“水立方”的設計更是離奇。澳洲設計,建築外型要用一種中國無法生產的特殊材料,ETFE(乙烯四氟乙烯聚合物)薄膜,總面積十二萬平方公尺的ETFE氣枕造價至少兩億五千萬人民幣,佔了“水立方”總經費的百分之三十。

龍應台在文章中把這種不計成本,不計報酬,貪大求洋,片面追求視覺效果的做法稱之為“集權美學”,並且在文章中把中國的奧運工程說成是“中國繼建築長城以來最昂貴、最龐大的工程”。

*中西對比*

龍應台在文章中援引在中國網路上廣泛流傳的一篇文章發問道:金牌,還是學校?中國大陸的互聯網論壇上流傳著一篇文章《奧運金牌的陷阱》。作者寫道,為中國內陸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修建一所希望小學的費用不過二十萬元左右。作者推算說,奪取一枚奧運金牌的成本則要七億元。

龍應台在文章中指出,也許這個計算公式破綻百出,但是它所提出的問題,卻真實無比。中國的三十二面金牌是怎麼來的?花甚麼樣的代價來的?到今天為止,中國的體育制度還是共產國家計劃經濟由上往下貫徹的菁英集中營培訓方式。國家以納稅人的錢,辦理各層體校,投入大量金錢。幾乎所有賽事的得獎者,都來自這個體系。

龍應台表示,對比世界其他體育大國,例如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的金牌,有些項目,譬如籃球,是自由市場的運作,但是大部份卻是全民體育的結果展現。中國的情況是相反的。運動場館很多,但不對全民開放,只供特定少數人使用。體育預算驚人,但不用在國民體育上,只在培養極少數的得獎明星。西方國家競技是為了鼓勵自己國內的全民體育,培養國民體魄;中國競技是為了對外宣揚國威,國民體魄的健全則似乎根本不在思維之內。

*帶動精神文明以人為本*

龍應台在文章中最後希望北京大興土木全面興建基礎設施能夠產生正面作用。龍應台認為,物質文明會影響精神文明。在菜市場裡隨地吐痰的人,到了潔淨光亮、現代感十足的地鐵站裡,他就不會吐痰。那長期浸淫於權力的官員,跟世界接觸多了之後,他會醒悟到自己的粗暴。辦一次奧運,與全球握手、對話,北京人會經過一次震撼的文化和文明洗禮。

龍應台寫道:“祝福北京從奧運的籌備裡真正學習到『以人為本』的深刻意涵;我們也可以期待,期待一個更文明、更理性、更開闊、更體貼細緻的北京優雅而從容地走進國際社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為北京奧運培訓千名公共保健工作者
奧運聖火到台灣?陸委會:應以會員身分傳遞
加卑詩跳水運動員獲國家獎
前北京副市長押送新疆審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