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非華年會:誓做台灣後盾

【大紀元8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正慶約翰尼斯堡二十六日專電)第十五屆非洲地區華人聯誼會今天在南非南華寺舉行,大會召集委員會在「給非洲華人的掌聲與期許」專文中指出,旅居非洲華人是台灣力量的擴張,不是對台灣感情的分散,台灣各僑團不可因國內政情變化而互相排擠,僑胞誓為台灣向前行的後盾,建立僑民穩固的永久靠山。

兩年召開一次的非華年會,今年主題定為「團結合作,僑社共繁榮;心手相連,台灣向前行」。大會總召集人、僑務委員王紹文在開幕致詞時表示,旅非洲的台僑因大環境變遷致使人數日益減少,但從華人宗教、文化及各社團義工對這塊土地無私的奉獻,看到的正是中華文化的延續以及創造華人的尊嚴與福祉。

以南非為例,台灣僑民人數透過政府外交關係,從二十世紀八零、九零年代起,一波波的移民從台灣而來,投資從事商業貿易之餘,還建立了一股新的僑社力量,直到最近幾年,因治安等因素台僑開始回流、人數逐漸減少,與此同時,大陸新僑如雨後春筍般的不斷冒出來。

雖然南非形成老僑、台僑人數居劣勢、陸僑獨大的僑社現象,但在政治上,南非國會已有四位台籍國會議員和一名約堡市議員,分別代表各政黨為華人爭取應有的權益與應獲得的尊重。

在經濟上,台商登陸非洲不但增進當地人的生活福祉、創造就業機會,經濟力的展現在非洲各國更佔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目前艱難的處境下,台商不可輕言放棄既有的成就。

然而,隨著中國崛起和陸僑人數增長的趨勢,對海外傳統僑社與僑教造成不小的衝擊,雖然僑委會發起正體中文之美的活動,但仍擋不住簡體中文浪潮,尤其大陸駐外單位正慫恿原有僑校改用簡體中文教育,非華年會呼籲國內政府能多撥海外僑校經費,不要讓簡體字淹沒了正體中文。

此外,傳統的華人龍舟賽、舞龍舞獅、中國節慶活動在台僑社團出錢出力努力展現成果下,許多傳統文化不僅獲得南非政府與民間的肯定,龍舟賽甚至被列入南非文化節的體育活動中,而台僑推動的文化活動常引起中國駐外單位的高度關注。

非華年會大會認為,對中國額外且特殊的關注,僑民並不會因中國的關注與認同而去靠攏,也不會因示好而接受其摸頭,台僑不希望過去開創出的成果,因為受到其它因素的肯定而受到自家人的排擠。

由於台僑在僑居地難免與陸僑有生意上的來往,非華年會指出,台僑應認清政治歸政治、商務歸商務,兩岸僑界在政治立場上猶如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僑居生活上則是秉持血濃於水、互相尊重的態度,南非台僑人數雖少,但還是可以展現優勢,在與陸僑在僑社內融合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