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一代航管衛星助導 飛行間隔縮小流量增加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二日電)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因應世界潮流推動的新一代航系統CNS/ATM案,近日內就會公布決標結果並展開建置。民航局表示,新一代航管系統是經由衛星協助導航,最大的好處是飛機飛行間隔縮小,空中流量增加,提供更好的飛航服務。

國際民航組織(ICAO)在一九八三年的空中導航系統委員會中,就提出原有航管系統將無法滿足日益增加的航行需求,ICAO在一九九一年的第十屆空中導航會議中,提出新一代全球航管系統CNS/ATM,也就是在原有助導航設備及航管自動化基礎上,循序漸進,建構衛星導航系統,希望二0一五年,在全球實施這項航管新技術。

民航局雖然不是ICAO會員,但因應這項國際化的航管趨勢,在一九九九年,開始著手規劃CNS/ATM在台灣的發展,可望二00六年開始建置,二0一一年建置完成。

民航局說,傳統的飛航管制是依賴飛行員在空域裡操控飛機飛行,透過無線電話通訊及雷達監視系統,與塔台管制員共同執行飛機導航與監視,而以衛星為基礎的助導航設施,能夠更精確讓管制員清楚航機在空中的位置,飛機飛行時的垂直高度間隔可以縮減,相對增加空層容量,等於增加同時間飛行的飛機流量。

民航局規劃,CNS/ATM系統建置完成後,將來台北飛航情報區的飛機間隔距離將從目前的二千呎縮小為一千呎。

與台北飛航情報區相銜接的飛航情報區,分別是:東邊的日本琉球飛航情報區、西南邊的香港飛航情報區與南邊的菲律賓菲航情報區,屬於亞洲的交通樞紐,而部分東南亞國家及香港到美國西岸的航路,都會經過台北飛航情報區,在新一代航管系統協助下,因空層增加,可以提供更安全、迅速有效的空域環境,台灣的飛航管理能與國際接軌。

對民眾來說,當空中能同時允許更多飛機飛行,而機場又能更有效掌握飛機的飛航高度,因天候等因素而實施流量管制帶來的影響,相對減小,也不會浪費太多在機場等待的時間;另外,在未配備精確降落輔助設備跑道或降落點,CNS/ATM仍可提供飛機安全的到離場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