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報:泰國政變的最大輸家是民主制度

標籤: ,

【大紀元9月21日報導】(中央社倫敦二十一日法新電)英國報紙社論今天口徑一致的重彈大家耳熟能詳的論調:無論遭罷黜的總理戴克辛有多壞,軍事政變大大危害泰國的民主制度。

立場中間偏右的每日電訊報說:「戴克辛先生唯親是用,對媒體採取壓制政策,不得城市中產階級和傳統菁英歡心。這位從政後走民粹路線的前億萬富商,已變得充滿危險的驕傲自大。」

「但是許多民選政客均是如此,罷黜他們應透過投票箱,而非國王支持的軍事命令。」

立場中間偏左的獨立報說:「儘管這項行動如臨床診療般的乾淨俐落,卻不應模糊政變整體上不受歡迎的事實,尤其是這場政變。」這場政變迄今未造成任何流血事件。

獨立報表示:「我們一直哄騙自己相信,泰國的民主制度雖然脆弱,卻可以持久。」

它接著說:「軍事當局必須提出恢復民主的明確時間表,並準備以和奪權一般的紀律和效率交出政權。」

泰晤士報呼應國際社會對這項政變的譴責,並為「軍隊恢復干政」感到遺憾。

泰晤士報要求軍方「迅速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以證明它打算儘速恢復民主政府」,並表示:「無論政變如何不流血,總理如何不稱職,這仍是罷黜民選領袖的錯誤方式。」

同時,衛報說,儘管戴克辛「的統治未能滿足國家需求,他遭到罷黜的方式,仍玷污了泰國自稱正邁入世界已確立民主國家之林的名聲」。

衛報表示:「民主機構,包括國會、法庭和憲法,原來卻是根基短淺,輕易的就被出現在曼谷街道的坦克和部隊摧毀。」

這份日報指出,泰國「有必要建立堅固的民主制度,以確保泰國自從一九三二年實施君主立憲以來的第十八次軍事政變,也是最後一次軍事政變」。

金融時報直截了當的總結說:「沒有好的政變這回事。」

金融時報表示,戴克辛是個「獨裁的民粹主義者,儘管他在民主選舉中以壓倒性多數當選,卻徹底的破壞泰國的民主制度。但是政變不是解決之道,這你們可以問問巴基斯坦或緬甸」。

這份報紙懇求泰國「退後一步,自我反省」。它指出:「儘管君主政體可以提供保護傘,泰國就如同其他複雜而充滿活力的社會,需要建立並小心翼翼的維護堅固的現代制度。」

相關新聞
泰國基金 短空長多
亞股 影響有限
23日腳踏車節 騎完就可摸大獎
泰政變領袖稱獲泰王祝福  明年十月選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