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

綠色學校不是綠化學校

   近年來,歐洲、北美洲很多國家先後推出不同層次的綠色行動計劃,以便充分發揮學校的作用,開展環境教育的校園示範,推動校內外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進程。英國、丹麥的”生態學校”,美國的”綠色大學”、英國的”環境議程”學校,就是其中的典範。作爲培養未來”綠色世紀”主人的綠色學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 重視和青睞。

  在我國,國家環保局、中宣部、國家教委1996年在《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中首次提出”綠色學校”的概念之後,全國 開始創建並湧現出一批”綠色學校”。但是,儘管已經出現和表彰了一大批”綠色學校”,人們對”究竟什麽是綠色學校,應當從哪些方面開展建設綠色學校的活動 “等問題還認識不清,甚至把綠色學校理解爲”綠化學校”,在創建綠色學校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錯誤的傾向。綠化只是綠色學校創建要求中的一個方面,環境管 理、環境教育、綠色生活觀念都不可缺少。

  綠色學校是指在學校管理中納入有益於環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學校內外的一切資源和機會提高師 生環境素養的學校。它強調將環境意識和行動貫穿於學校的管理、教學和建設的整體性活動中,引導師生關注環境問題,讓青少年在受教育、學知識的同時,樹立熱 愛大自然、保護地球家園的高尚情操。在創建”綠色學校”活動中,許多學校在校園的綠化、美化、淨化上狠下苦功,營造一個美觀、清潔的環境,這是完全必要的,但還遠遠不夠。綠色學校的建設涉及到學校建設各個方面的內容,決不是學校工作的某一個方面所能代替和涵蓋的。

  歐洲創建綠色學校有一 些必要步驟。首先要成立由學生、校長、教師、職工、家長組成的”生態學校委員會”。委員會監視學校的環境管理,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並制訂行動計劃。比方 說,如果他們發現學校每天有大量的可回收易拉罐被亂扔,就會制訂關於回收易拉罐的行動計劃。委員會對行動進行監測和評估,看行動的進展是否與計劃一致。教 師根據學校的行動計劃設計相關的環境課程,比如,瞭解垃圾分類是否有利於資源回收。學生還要以行動向社會進行宣傳。”生態學校委員會”制訂出”生態行爲規 范”,每個學生要以此規範自己的行爲。對學生來說,最好、最全面地進行環境教育的資源就是學校,學校的建築物和學校的操場。把校園環境作爲環境教育的資 源,並倡導全員參與,是綠色學校的基本特徵。

  在德國的一所綠色學校裏,學生們爲教室設計了一套節能措施。原來教室裏沒有單獨的暖氣閥, 天氣不太冷的時候屋裏也有暖氣。學生認爲這是對能源的浪費,建議學校給每間教室安裝閥門,每天由各班同學共同來表決需不需要開暖氣。學校給學生報出了關於 加裝閥門的預算,讓學生去籌錢。學生們向社區或有實力的公司募集。其實,學校給學生們的預算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學校會悄悄地把不夠的錢補上。傳統的教育觀把學校和社區看作是相互隔絕的,這實際上是教育資源的浪費。現代環境教育愈來愈把學校看作是社區的一部分,應當爲社區提供服務,而社區也應當成爲學校開展 環境教育的資源。綠色學校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這是它的又一個特徵。 

  總的來看,建設綠色學校至少要考慮4個方面的內容,即學校管理、 學校課程、學校環境、學校與社區的關係。每一個綠色學校都應當有一個結構合理,內容全面的環境教育課程;每一個綠色學校都應當有一種”對環境友好的”教育氛圍,校內人員(教師、學生和教職員工)都應當全面參與;綠色學校鼓勵遠離傳統的室內教學和灌輸的方式,而轉變爲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學生們也由教學資訊被動接受者的身份轉變爲創造性學習者的身份。通過綠色學校,學生們將瞭解到當地的、地區的乃至全球的環境和發展的問題,並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新世紀之初,教育改革的潮流正在全世界範圍內悄然興起,中國亦莫能外。新的教育,應當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分析能力、創造力,尊重多樣性,尊重差異性。而環境教育則是素質教育最好的切入點,綠色學校正是要體現這樣的教育。可以預見,綠色學校必將成爲中國教育視野中的新亮點。

文章來源:http://www.21cnstar.com/  綠色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