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

各國保護環境出奇招

保護生存環境,是新世紀的一項艱巨任務,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如何卓有成效地保護好環境,讓每一個人真正認識到保護環境的必要性,並自覺地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呢?一些國家依據自己的國情制定的環保措施,令人耳目一新。

巴西:建立環境仲裁院

據報道,巴西已在里約熱內盧建立了該國的第一個環境仲裁院。這個於去年底正式開始運作的仲裁院,是由一些環保領域的律師和專家組成的。目的是爲目前巴西各級機構以及法人和自然人之間廣泛存在的環保爭端提供便捷的解決方式。

即將出任仲裁院院長的阿爾弗萊多•羅德裏格斯律師說:“在巴西,對環保糾紛進行仲裁仍是一塊處女地。因此,我們這個團體完全由專家組成,他們都具 有仲裁員資格,能夠作出足夠權威的裁決。”羅德裏格斯表示,環境仲裁院是個民間組織,不從屬於任何司法機構,只依據有關環保的法律來工作。

德國:將對飲料瓶徵稅

爲提高飲料瓶的再利用率,德國將對一次性飲料瓶徵稅,每個瓶子的徵稅額度從0.15至0.30德國馬克不等。

德國包裝行業條例規定:以瓶數計算,所售出飲料的72%可使用原飲料瓶。但市場調查顯示這一比例並未達到,從罐裝啤酒的銷售趨勢看,其在啤酒銷售 總量的比例,已由10年前的12%上升到20.5%。因此,儘管德國包裝業界強烈反對這樣做,德國環境部認爲,對啤酒和礦泉水等飲料的包裝瓶進行徵稅,是 很有必要的。

日本:普及環境會計制度

日本環境省日前發表的調查結果表明,自去年二季度以來,全日本已有350家企業採用了環境會計制度,比一年前增加了12倍。另有650家企業計劃採用這一制度。這表明企業正在增加環保投資,並利用其提高企業經營的效益。

環境會計制度最早是從歐美國家興起的,近年才傳入日本。它是對環保投資和由此獲得的經濟效益作定量測定、分析和加以公佈的制度。環保問題已成爲企業經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因此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已把它列爲經營管理的專案之一。

曼谷:“垃圾銀行”一舉數得

“垃圾和毒品”是泰國首都曼谷的兩大“癌症”。可走進曼谷市熱鬧的班加比區的蘇珊26社區,令人驚訝的是這裏竟不再到處是垃圾,也很少再見到吸毒的少年。這大概應歸功於這裏設立的“垃圾銀行”。

蘇珊26社區專門鼓勵區內閒散的少兒去搜集垃圾,再教他們把垃圾分類裝袋,然後交給垃圾銀行,他們因此所得的報酬都要儲存在垃圾銀行裏,每3個月 計算一次利息。但不是現金,而是上學必需品。在一家垃圾銀行裏,人們可看到挂著的利息明細表:存款超過100泰銖,利息是一個水壺;存款在31至100泰 銖間,得襪子一雙;存款在21至30泰銖間,獲鉛筆、削鉛筆刀、書本和膠水各一;存款在10泰銖以下的,可獲一支鉛筆。垃圾銀行的“客戶”若急需繳納學 費,還可向該銀行貸款,再以垃圾還債。

新加坡:口香糖在家偷著用

早在1992年,新加坡政府就頒佈了進口及銷售口香糖的禁令,因爲有一些缺乏公德意識的人總是四處亂吐口香糖殘渣。

爲了維護新加坡花園城市的清潔,政府規定,除遊客帶一些供自己食用以外,走私口香糖的人將被處以一年的監禁和最高達1萬美元的罰款。到今年,這項 法令實施已近10年,新加坡人早已習慣了沒有口香糖的生活。街上大大小小的商店裏根本見不到口香糖,公共場所也基本看不到口香糖的殘渣。只是在節假日,新 加坡人偶爾會去鄰近的馬來西亞購買一些口香糖,回家後“偷偷”享用。

文章來源:http://www.21cnstar.com/  綠色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