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日據電影資料沈睡60年 台史博館修復展示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二十七日電)一批沉睡近六十年的日據時代硝酸片老電影,包含35mm、16mm的黑白電影,以及准演執照等,經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的整理修復,在今天重見天日。文建會與台史博館期盼這批珍貴資料,可以修補日治時代的記憶,喚醒大家對這塊土地的關懷,深入了解文化資產維護保存的意義。

台史博館今天在文建會展示部分已修復的電影資料,民眾可在史博館籌備處網站瀏覽(http://www.thm.gov.tw)。

台灣淪為日治的時間點,巧遇在電影誕生的一個月後。進入二十世紀第二年,日人開始放映並記錄台灣的動態影像後,台灣的視覺歷史從此由統治的日人所定調。

二零零四年間,文建會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蒐藏一批日本時代硝酸片老電影及准演執照,其中包含一百六十八卷35mm、16mm的黑白電影及一百三十五件准演執照等。這此批得來不易且極為珍貴的影片,因原先保存環境不佳以致影片損毀嚴重,而且多數都有齒孔破損現象。在未經修復與數位化時,都只能從膠卷的盒子標題,或從狀況較好的膠卷,拉出一小段片頭來猜測影片主題。

不同於一般影音數位典藏的是,硝酸片是易燃片,若超過攝氏四十度即可能化為灰燼,保存上有危險,因此必須儘速修復並且複製,以確保珍貴歷史資料的長久保存以及後續的數位典藏。因此,籌備處即委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進行修復與數位典藏。

至於准演執照一百三十五件紙本的重製,當年台灣總督府也有類似今天的電檢制度,當影片通過電檢後就發給「准演執照」,上面記載影片的攝製單位、演職員表、故事大綱、甚至是影片的字幕與腳本等,也是一項重要的史料。在影片佚失或畫面毀損時都能據此考證、重建影片原貌。工作人員以120底片翻拍與電子檔兩種方式重製准演執照,確保永久保存。

台史博館說,令人興奮的是,工作人員從鏽蝕片盒取出高齡七十歲,發霉與斷裂的膠卷,手工逐格修復、拷貝再製,進而看見七十年前的台灣景像與台灣人民生活,台北街景、台南古蹟建築、台灣最早的百貨公司、層巒疊嶂的玉山山脈、阿里山的櫻花等,一幕幕歷史影像顯影在螢幕前,不僅參與修復同學振奮,參訪的各界人士與學者,莫不讚嘆影音再現的魅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