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中國制鞋企業起訴歐盟

標籤:

【大紀元1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明2007年1月1日華盛頓報導)五家中國制鞋企業起訴歐盟,要求歐盟委員會撤銷對中國皮鞋反傾銷案的裁決。觀察人士認為,中國企業在國際商場中能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商業利益是個進步,但中國要成為一個具有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

中國廣東省港資企業新生港元、台資企業金履鞋業和萬邦鞋業、浙江省的泰馬和奧康兩家民營制鞋企業向歐洲第二高等法院歐洲初審法院提起訴訟,指控歐盟監管機構沒有正確考察他們出口歐盟皮鞋的產品價格,對中國皮鞋征收16.5%的反傾銷稅,期限為兩年。

中國制鞋企業代理律師斯德博特強生律師事務所指出,歐盟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選擇巴西的價格作為參照,是錯誤的做法。因為歐盟委員會按照所謂世貿組織的規則,首次使用抽樣方法,而不是對每家公司逐個進行調查。但是反傾銷法規則要求對被控公司進行逐一評估。

*不服傾銷裁決*

針對中國制鞋企業產品大量進入歐盟的情況,歐盟2005年7月7號開始立案對中國皮鞋進行反傾銷調查。經過一年多的多方論辯,歐盟於2006年10月5號做出裁決,從當年10月7號開始,對四家中國制鞋企業征收16.5%的反傾銷稅,另外一家制鞋企業因獲得市場經濟待遇,被裁定征收9.7%的反傾銷稅,期限為兩年。

中國制鞋企業代理律師蒲凌塵說,中國企業在歐盟做出反傾銷措施終裁裁決後,依據歐盟有關法規,進入司法復議程序,展開司法訴訟,是企業救濟的一種手段。

中國的一些法律界人士表示,在中國皮鞋反傾銷案的立案、調查和裁決過程中,歐盟的做法都存在跟世貿組織規則和歐盟反傾銷法不符的缺陷。他們認為,歐盟拒絕給應訴企業市場經濟待遇,並且採用“一國一稅”的做法,是重大倒退。這些都是中國企業向歐洲初審法院提起訴訟的重要依據,制鞋企業可以向歐洲法院提出撤銷歐盟的裁決。

英國資深時事評論員、香港《信報》前主編邱翔鐘指出,隨著中國企業越來越走向世界,中國產品越來越大量進入歐美等西方市場,對進口國相關產業造成一定衝擊,導致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對中國產品提出反傾銷調查,這幾家中國制鞋企業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中國一方面出口越來越好,另一方面國際上遲早都會有保護主義的傾向。在國際上來說,歐盟是特別明顯的。歐盟的部份國家對於全球化,不是採取很進取的很接納的態度。我認為,中國的鞋業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將來在其它方面,其它行業也會遇到越來越多的抗拒。”

*中國也須改進*

邱翔鐘說,面對這些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企業要按照世貿的規定,逐漸減少國內的一些優惠政策和措施,完全按照市場的規則在國際上競爭。他說,中國如果不能有效處理反傾銷的問題,類似的糾紛會越來越多。因此,中國的企業要採取措施,做好準備。

針對中國制鞋企業向歐洲市場傾銷產品之說,歐盟的最終裁決認為,中國企業在銀行利率,出口退稅,土地價格等方面都受到政府的操縱,不符合市場經濟地位。英國資深時事評論員邱翔鐘說:

“中國還有很多由政府主導的方方面面,比如說像出口退稅政策。還有,中國有很多行業都是由國家,由政府來控制的,像電力、軍工、煤炭、能源等等。因此,國際上認為,這些還都沒有按照市場來運作,不承認你是市場經濟國家。中國的很多做法跟國際上的做法還有相當的距離。”

*中國企業上路了*

美國歐道明大學國際商業教授李少民博士指出,跟歐洲一些國家制鞋業相比,中國制鞋行業由於其勞動力成本低,皮鞋成品價格明顯低於歐盟當地生產的產品,具有很大的競爭性。他說,歐盟對中國制鞋企業實施反傾銷稅,無助於全球自由貿易,受損害的是歐盟的消費者。

他認為,中國企業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商業利益,體現了中國企業在國際商務中在越來越跟國際接軌。李少民教授說 :

“中國企業運用法律手段起訴歐盟,認為它原來的決議不合法,這實際上是個好現象。為甚麼說是個好現象呢?因為中國企業這麼多年來不懂國際的規則,現在他們如果用國際上的法律來討公道的話,就說明他們比較上路了,他們在進步了。”

*己所不慾 勿施於人*

另一方面,李少民教授指出,中國企業在國外為自己企業的商業利益討公道,同時也要認真檢討自己設置的各種貿易保護措施和政策,讓外國企業在中國進行公平的競爭。

“中國對外國企業歧視,對本國企業的保護,可能要比歐洲或美國等發達國家都多。中國對外資,外國銀行,外國保險進入中國市場立了很多關卡,比如說電訊。前不久中國還發佈消息說,國家要對電訊等行業有絕對的壟斷。”

*首當其衝 曾經勝訴*

據瞭解,中國企業通過法律訴訟,推翻反傾銷案裁決,有過成功的案例。2003年,美國對中國向其出口的蘋果汁、溫水蝦提起反傾銷案,中國相關企業將他們認為錯誤的裁決狀告到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最終贏得了訴訟的勝利,避免了企業的損失。

世貿組織的有關資料表明,2005年下半年,中國是遭受反傾銷制裁最多的世貿組織成員國。在總共82起反傾銷調查中,中國占33起,其中最終實施反傾銷措施22項。歐盟是使用反傾銷措施最頻繁的經濟體。總數為19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爭端再起 歐盟拒給中國鞋商市場經濟地位
四家中國鞋企起訴歐盟徵反傾銷稅
中興新通訊董事長被查 或涉江綿恆隱性利益地盤
金錢能換來多少幸福?研究發現有不同答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