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去年猛增

【大紀元1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2007年1月12日華盛頓報導) 聯合國報告說,去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 猛增34%,達到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獲得的FDI變化不大,全球FDI主要流往發達國家。不過,聯合國預測,隨著全球經濟放緩,FDI總量可能會在2007年有所減少。

*聯合國:FDI主要流往發達國家*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報告說,2006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大幅度增長,總量達到1.2萬億美元,比2005年增加了34%。這是2000年以後的最高水平。2000年為1.4萬億美元。2005年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為916億美元。

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分佈圖上,發達國家佔了三分之二,為8千億美元,增長幅度為48%。美國從英國頭上奪走了冠軍的桂冠,以1千770億美元成為全球獲得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英國和法國,它們分別獲得了1千700億美元和880億美元。中國排名第四,它得到的外國直接投資為700億美元,略低於2005年的720億美元。

發展中國家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為3千680億美元,約占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一。南亞、東亞、東南亞以及大洋洲地區依然是外資活動活躍的地區。2006年,這個地區總共獲得了1千87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增幅為13%。亞洲和東南亞中的FDI流入大戶是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印度超過了韓國,在亞洲排名第四。

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去年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數量則有所減少。非洲的外資流入量超過了2005年。東歐和中亞地區獲得的外國投資達到620億美元,創歷史記錄。

*分析:發達國家獲FDI得益於並購*

人們普遍認為,新興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相比具有更高的投資回報率。那麼,為甚麼大部份外國直接投資卻流向了發達國家,而不是發展中國家呢?

華盛頓經濟智庫–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麥克.穆薩對記者表示,這主要是發達國家的資產規模比新興經濟體大得多。

他說:“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其中主要部份往往是建設新資產而不是並購現有資產。而發達國家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主體是通過現有資產的兼併而產生的。由於發達經濟體的資產價值非常高,所以外國直接投資的金額也就要大得多。並購是發達經濟體獲取FDI 的主要途徑。”

穆薩的分析跟聯合國報告的分析是一致的。聯合國的報告說,發達國家外資流入的大幅度增加主要來自全球經濟增長強勁和全球範圍的併購熱潮。無論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2006年的經濟表現都相當好。並購在發達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中佔了很大的份額,有的一次併購行動就可以改變一個國家在FDI排行榜上的名次。

*分析:發展中國家FDI會逐步增加*

但是,長期來看,穆薩認為,發展中國家獲得的FDI數量肯定會逐步增加。

穆薩對記者說:“我們已經看到,發展中國家在世界GDP中的比重在不斷擴大。最近幾年,它們的增長速度在6%左右,而發達國家的速度約為2.5%。最終發展中國家在世界GDP中的份額會超過發達國家。到那個時候,發展中國家的資產規模就會趕上或者超過發達國家,從而導致它們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數量大幅度上漲。”

*聯合國:對今年全球FDI預測不樂觀*

不過,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對2007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表現預測並不樂觀。

報告說,預計2007年的經濟增長將適度放緩。持續的全球外部失衡、劇烈的匯率波動、不斷提高的利率、日益增長通脹壓力以及高位震盪的大宗商品價格帶來的風險可能也會阻礙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導致過去幾年快速增長的全球FDI增速減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外國直接投資下降  折射中國經濟四大隱憂
外媒分析中國在2006年三角債問題將重現
印度3大誘因 吸金第一
日本設法 吸引外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