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禁止「摩的」 凸顯中國爆富怪象

標籤:

【大紀元1月16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泓達/綜合15日外電報導〕中國南方首善之區廣州市本月初聲稱,2006年的人均所得已超過一萬美元,成為中國第一個跨越「已開發」門檻的城市。但此說引來諸多質疑,勢將因為並未涵蓋外來民工的低所得而被迫下修,而自元旦起實施、16日開罰的禁止機車進入市區主要幹道措施,便見證了廣州繁榮表象背後的社會不平等。

據中國媒體報導,廣州原本自今年元旦起正式「禁摩」,但大批機車並未自市區路面消失,儘管主要幹道上的機車銳減,但城鄉接合處、地鐵口等重要路段依然摩托車雲集,夜間秩序更是混亂,其中又以大批外來民工作為謀生工具的「摩的」(計程機車,搭客摩托車 )為大宗。

官方稱遏止飛車盜

廣州禁摩將從16日起正式進入執罰階段,禁摩措施勢將迫使數以千計的「摩的」無法生存,這些「搭客仔」(計程機車駕駛人 )因此只好轉往他處發展或回老家。繼強化公安執法態度後,據傳廣州高幹最近甚至開始討論是否限縮民工進入市區的數量。

機車不僅是外來民工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近年來歹徒頻頻犯罪的手段。從一九九○年代後期開始,「飛車搶奪」成為廣州等珠江三角洲城市的新型犯罪方式,在2005年的一起搶案,歹徒甚至將被害婦女的手砍斷行搶,成為當地居民聞之色變的「砍手黨」。廣州市政府針對市區機車限行方案所召開的聽證會上,飛車搶奪案件頻仍成為本案成立的主要理由。

貧富差距大 犯罪率難降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彭澎指出,廣州的犯罪問題不會在短期內消失,只要懸殊的貧富差距繼續存在,廣州的犯罪率很難降低。去年一項民調,僅有兩成民眾認為在廣州生活是安全。紐約時報15日報導,廣州和附近的深圳確已初嚐繁榮滋味,但也開始體會財富未必能夠解決舊的問題,甚至還會製造新的問題。

廣州現有七百五十萬戶籍人口,外來民工則約三百七十萬左右,兩者的社會境遇有如天壤之別,因為研究顯示,這些民工必須為居高不下的街頭犯罪事件負責。五十歲的仔林木(譯音 )認為,禁摩主因是「廣州愈來愈有錢了」,「現在沒有窮人了,摩托車也沒人騎啦,大家都是有錢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廣州火車站一票難求
春運恐慌症  廣州74萬外來工不返鄉過年
珠三角民工工資已上漲  勞動成本上漲
寫詩600首 農民工想出詩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