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鮑彤獲准接受外國記者採訪

【大紀元1月2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報導)原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秘書,被長期軟禁在家中的鮑彤,星期一獲准接受外國媒體的採訪。這是中國政府放寬北京奧運會前外國記者在中國進行採訪活動後,第一個接受採訪的敏感人物。

這是鮑彤離開監獄之後的八年時間首次面對面接受外國媒體的報導。香港媒體報導說,路透社記者獲得准許,在北京對鮑彤進行了採訪。香港明報引述鮑彤的話表示,能夠直接接受外國記者採訪,是中國的一項進步。他認為,即使是北京為了奧運會而採取的短暫改善也應該算是好事,並希望將來外國記者可以在中國進行自由採訪。

鮑彤原為趙紫陽的秘書,一九八九年「六四」之後被逮捕,一九九二年被以洩露國家機密和反革命宣傳罪判處入獄七年,一九九六年離開監獄。

居住在美國的中國人權理事劉青表示,北京允許鮑彤接受外國記者採訪,應該是一個進步,但這種作法可以持續。

劉青:中國在新聞訊息方面控制是很嚴的,目前放鬆當然應該歡迎。但是這種放鬆程度的真實性如何,我覺得是有待觀察的。現在允許採訪鮑彤,本身是件好事,希望這種勢頭能夠保持下去,真正做到社會訊息、言論和思想能夠流通和公開。

中國政府不久前宣布,從今年一月一號起,放寬外國記者在中國的採訪限制,外國媒體人員可以不經過中國外事部門允許和在沒有官方人員陪同的情況下,對中國人進行訪問。

這是中國政府為了二零零八年奧運會所作的努力之一。劉青認為,其實限制外國媒體記者的採訪活動本身就不合道理。

劉青:因為奧運會的緣故,中國政府對境外的採訪做了某種程度的放鬆,這是一件好事,但中國政府能不能夠真正做到?我覺得還需要觀察。

在美國的社會學者劉曉竹則認為,近些年中國人權狀況的惡化,使得北京新的領導人形象大為受損,無論是海外還是在中國內部都對中國領導人非常失望。他認為,在中共十七大之前,北京可能希望改善自身的形象。

劉曉竹:不能說完全跟奧運會有關,但是也不能說說跟奧運會無關。但我覺得他主要是為了十七大,在十七大這兩年做了許多壞事,非常不得人心、形象在國際上非常差、名聲非常臭。所以為了十七大,爭取一點民心,就有一些姿態性的步驟。對記者的開放當然是一件好事,問題就是能不能制度化?

消息透露說,外國記者還採訪了正在服刑的內蒙古異議人士哈達的妻子新娜,但採訪上海維權律師鄭恩寵的申請則被拒絕,理由是鄭恩寵仍在被剝奪政治權利期間。

劉曉竹認為,對外發言是公民權利而不是政治權利,任何人都有言論自由是憲法的規定,包括服刑的犯人。他表示,中國如果不能開放言論自由和新聞輿論自由,不能讓訊息真正的自由流動,中國經濟增長再快,中國的形象都無法獲得真正的改善。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