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園地

字的尊嚴 字慧(三十五)

【大紀元1月31日訊】有些字乍看起來字形相似,字音也相同,就很容易混淆。譬如「積」「績」「蹟」等。但是你如果掌握了部首的原意,混淆的毛病就不會發生了。就拿上述三個字為例。「禾」字旁的原意是榖類的統稱。稻榖之類必須靠累積,生活才有保障。所以「積」字從「禾」。

古人不只要積貯糧食,更要積善積德,像積存糧食一樣,常聽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禾」部的「積」明顯是指(時間性)長時期的累積。諸如:積習難改,積榖防饑,積羽沉舟(羽毛雖然極為輕微,但積多了也會把船壓沉。比如壞事雖小,經長時間的累積也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而「糸」部的「績」是著重努力的成果。如:考試的「成績」「功績」等。有「足」部的「蹟」那就離不開腳印,所以「蹟」字含有留存下來的意味。如:名勝古「蹟」,事「蹟」等,像這樣根據部首的原意就能把這些易於混淆的文字,不須靠機械性的死背死記就能輕而易舉的記牢。這表示漢字不僅僅是記號、工具,還具備著珍貴的訊息,攜帶著人生經驗,這就是字慧的表現。

在這裏我順便提一下,前面所舉例子中:「積善積德」是中國人傳統美德之一種,他指素來行善的好風俗。但在共產黨野蠻的壓制,黨文化對漢字的醜化政策下,「積德」的解譯在商務印書館2005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第630頁上注為:「迷信的人指為了求福而做好事」。這是多麼缺德的行為,竟敢狂言不慚把「積德」說成是「迷信」,難怪共產黨儘做壞事,而從來不鼓勵人積德做好事。怕自己變成「迷信」的人。(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