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諾貝爾獎得主改變世界經濟思維方式

標籤:

【大紀元10月1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2007年10月16日華盛頓報導)三位美國經濟學家因為對機制設計理論所做出的貢獻而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熟悉他們的研究工作的經濟學家說,這個理論從根本上幫助改變了人們對經濟政策以及經濟改革的思維方式。

*“監管理論被重新改寫”*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15號在斯德哥爾摩宣佈,明尼蘇達大學的赫維茨、普林斯頓大學的馬斯金以及芝加哥大學的邁爾森因為給機制設計奠定了基礎而共同獲得200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說,機制設計理論在當代經濟學和政治學中都發揮了中心作用。這一理論最初是由赫維茨教授在60年代初提出來的,後來這一理論分別得到邁爾森教授以及馬斯金教授的進一步發展。

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獎委員會的成員埃林森教授在談到機制設計理論的應用時表示:“這個理論得到大量運用的一個領域就是監管理論。我們現在看到,基於這方面的研究,監管理論被重新改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實施。像在英國這樣的國家,我們看到,機制設計理論不僅被用來為放鬆監管的工業設立交易機制,而且也被用來監管剩下的壟斷者。所以,我們在現實世界看到機構受到這些概念影響的證明。”

*“給經濟學術語引進了兩個概念”*

赫維茨教授的同事、明尼蘇達大學的經濟學教授V.P.查裡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他對赫維茨終於獲獎感到特別高興。

談到赫維茨教授對經濟學的貢獻時,查裡教授說:“他給經濟學術語引進了兩個概念,而且從根本上幫助改變了我們對經濟政策以及經濟改革的思維方式。這兩個概念就是『機制設計』和『激勵相容性』。”

查裡教授說,赫維茨的工作改變了人們對很多經濟問題的看法,從傳統的誰應該獲得甚麼資源以及多少資源的問題轉變到如何設計出最好的規則,讓人們相互作用並且根據他們不同的行為表現方式而得到不同獎勵;現在,人們意識到,告訴人們該如何表現是沒有用的,除非你給他們提供可以達到你的目的的激勵機制。

*“用於各種各樣的拍賣”*

同時也是美聯儲地區銀行顧問的查裡教授說,獲得諾貝爾獎的這三位經濟學家並不是通過直接與決策者進行對話來改變政策,而是通過改變其他經濟學家思考問題的方式而改變了世界。他說,他們的研究帶來的政策改變的一個例子就是全球範圍內都採納的光譜拍賣,即通過拍賣的方式讓最有效的手機運營商來經營有關的業務。

普林斯頓大學的馬斯金教授在得知獲獎的消息後接受諾貝爾基金網站採訪時表示,機制理論最為顯著的運用是在拍賣上。

他說:“可能最近幾年最為明顯的例子是用於減少中央集權的各種各樣的拍賣。在世界上各個不同的國家,以前掌握在政府手裡的資產被出售給私營部門,希望導致這些資產會被更有效地利用。這些資產被出售的方式就是通過拍賣。他們希望,拍賣機制會導致更有效的資源配置,有助於它們得到更好的利用。”

*“特別高興在福利經濟學上的應用”*

明尼蘇達大學的查裡教授說,機制理論更為重要的應用是在福利經濟學上。

他說:“在某些方面比手機的例子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現在思考發展問題的整個方式 。我們考慮貧困人口、非洲或是亞洲的整個方式現在完全不同了。我們不認為發展問題是一個人們沒有棉花種植地或是他們沒有足夠多的鋼鐵廠或是水庫的問題,而是我們如何建立一個機制,即如何建立法治、獲得土地擁有權等,使人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權和創業精神,從而實現我們都希望得到的結果。所以,整個討論已經轉變到考慮如何設計出合適的機制來提供合適的激勵方法。”

赫維茨教授在獲獎後接受諾貝爾基金網站的電話採訪被問及他的理論的哪一個應用最讓他感到高興時也表示:“我特別高興的是在福利經濟學上的應用。”

*“真正的文藝復興式的學者”*

談到赫維茨教授的為人,25年前就認識他的查裡教授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他說:“我第一次認識(赫維茨教授)是在25年前左右的一個晚會上。我是從印度來的,而且我的本國語言是泰米爾語,這是印度南方人所講的一種語言。

“我第一次認識他的時候,他給我上了一堂45分鐘的課,講述泰米爾語在書面上和口頭上的微妙差別。這個來自波蘭的猶太人給我解釋泰米爾語的種種細節的知識,真讓我欽佩不已!我從來沒有在45分鐘的時間裏學到這麼多有關我自己語言的知識。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赫維茨教授)是一個真正的文藝復興式的學者!你可以跟他談論天底下任何東西而且他總是有非常有意思和非常智性的東西可以說。”

查裡教授說,赫維茨教授的一個突出品質就是,他把任何一個他所碰到的人,不管是大學新生還是諾貝爾獎得主,都當作是他智力上的同等人來對待。

這三位經濟學家將分享一千萬瑞典克朗,相當於140萬美元的獎金。諾貝爾當初設立的獎項中並沒有經濟學獎。瑞典中央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設立了經濟學紀念獎並且於次年第一次頒發。

現年90歲、在莫斯科出生的赫維茨教授是年齡最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据報導,赫維玆一九一七年出生在俄羅斯,一次大戰全家逃到波蘭,二次大戰他在瑞士留學,就沒再返回波蘭,之後移民美國。他曾當過美國經濟學家薩繆森的助理,薩繆森一九七零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赫維玆說,雖然他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但從未拿到過經濟學學位,他的經濟學知識都是靠自修學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高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各界異聲頻傳
白宮讚揚高爾獲和平獎 但強調政策不變
紐時:高爾獲諾貝爾獎  參選總統態度不變  
高爾代表作「不願面對的真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