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總理霍華德與反對黨領袖陸克文激辯政見

標籤:

【大紀元10月22日報導】(中央社雪梨二十一日法新電)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與反對黨領袖陸克文,今天展開一場措詞尖銳的辯論,雙方對伊拉克戰爭與氣候改變問題各抒己見,在十一月二十四日的國會大選舉行前,這是霍華德與陸克文之間僅有的一場面對面辯論。

執政十一年之後,霍華德如今正為他的政治生命做最後奮鬥。多次民意調查顯示,政治立場中間偏左的勞工黨黨魁陸克文,遠遠領先保守派的現任總理霍華德。

在坎培拉國會大廈舉行的辯論中,霍華德與陸克文有九十分鐘的時間質問對方以及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這次辯論的重點之一就是減稅問題,霍華德保證可以減稅三百四十億澳元(約為三百零四億美元),陸克文提議減稅三百一十億澳元。

伊拉克戰爭與氣候改變問題是霍華德與陸克文爭論的焦點。

霍華德迴避直接回答派軍參加伊拉克戰爭,使澳大利亞遭受恐怖攻擊威脅增加的問題。霍華德是美國總統布什的堅強盟友,自從美國揮軍入侵伊拉克開始,霍華德就承諾派遣部隊參加伊拉克戰爭。

霍華德表示,他認為恐怖主義的威脅「非常真實」,由於恐怖份子發動攻擊時不顧宗教、國籍或是其他任何事物,因此要想躲避恐怖攻擊是不可能的事。

霍華德說:「這是為什麼我們去不去伊拉克,恐怖份子都會攻擊的原因。」

陸克文表示,他認為並沒有足夠的理由對盛產石油的伊拉克發動戰爭。陸克文曾經保證,勞工黨執政後將會從伊拉克撤軍。

陸克文同時保證,國會選舉勝利出任總理後,他一定會簽署京都議定書。

陸克文質問霍華德:「世界上只有兩個工業化國家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澳大利亞就是其中之一,我真的不明這到底是為什麼?」世界各國簽署京都議定書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輕全球氣候暖化的壓力。

最近發表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陸克文的支持率為百分之五十四,霍華德的支持率為百分之四十六。陸克文贏得大約十六個國會席位,即可取得政府的控制權。

相關新聞
中共海警船和菲律賓補給船在南海相撞
以軍為何用中世紀武器打擊真主黨武裝分子
分析:美制裁如定時炸彈 中國銀行面臨風險
兩大因素導致中國人出境遊遲遲難復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