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水土防災展成果 雲林沿海地層下陷減緩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縣二十三日電)水土資源及防災科技研究中心今天展示水文及防救災研究成果,有關雲林地層下陷,中心主任溫志超強調,近幾年因減抽地下水及產業型態改變,沿海地層下陷有減緩趨勢,有關眾所關心地層下陷對高鐵安全影響,他強調,仍在容許範圍,未來水資源利用調整,將持續改善下陷問題。

由經濟部和雲林科技大學合設的水土防災科技研究中心,位在雲科大校園內,建立國土與水土資源利用研究資料庫並提供策略擬定參考、防災救災科技研究及推廣等,成為研究中心的重要任務;近幾年走遍全國各縣市推廣防救災宣導,都有研究中心團隊的足跡,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社區大學到社會人士都是推廣對象。

在水文技術研究成果方面,水資源利用、國土復育、地層下陷、地下水質監測、河川整治及水文相關資料,都是研究中心研究範圍,利用高科技設備與技術,建立完善資料庫,成為國土規劃利用策略擬定的重要的智庫。

研究中心主任溫志超指出,雲林地層下陷最新調查,沿海每年三到五公分,中區的土庫、元長附近範圍七到十公分,山區的斗六附近範圍一到三公分,沿海比過去明顯減緩,推測原因之一是魚塭減少,超抽地下水也減少,至於雲林中區仍存在一定的下陷量,推測與地下水井有關,推動中的水資源利用調整將可改善。

溫志超說,雲林中區地層下陷對高鐵安全影響,仍在安全容許範圍,未來在水源頭的山區,推動水資源利用調整方案,將持續有效減緩下陷問題,在沿海地區正推動國土復育計畫,對區域排水加強堤防建設、開挖滯洪池、規劃濁幹線旁蓄水池等方案,將帶給雲林長治久安的生活環境,脫離淹水夢魘,減緩地層下陷。

溫志超強調,集集引水並未造成濁水溪枯水,只是維持河川基本流量,剩餘水提供其他利用;湖山水庫與林內扇頂人工湖的標的用水不同,湖山水庫主在民生用水,林內扇頂人工湖在農業用水,兩者的興建是否可行仍待研究,但基於水資源利用的保護水源頭,進而減緩地層下陷,其功能實無疑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