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日韓地方政府吁中國防治大氣污染

【大紀元10月2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小玉2007年10月24日東京報導)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韓兩國地方政府一致要求中國政府制定防治大氣污染的對策。日本研究人員認為,日本九州一帶近年出現的光化學煙霧污染源可能來自中國大陸,希望通過國際合作敦促中國解決環境污染。

在日本佐賀縣舉行的日韓知事首腦會議上,來自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長崎縣、山口縣、福岡縣以及韓國釜山市、濟州道等日韓8個地方政府首腦就敦促中國政府制定防治光化學煙霧以及沙塵對策達成共識。

日本共同通訊社報導,星期二日本福岡縣知事麻生渡在會議上提出建議,得到韓國方面的贊同,與會地方首腦今後將通過各自中央政府敦促中國推出控制大氣污染以及沙塵的對策。

*擴散到邊遠孤島*

光化學煙霧大氣污染的發生被認為是由於汽車、工廠等排放的氮氣氧化物以及碳化氫與紫外線照射產生的光化學反應。上個世紀70年代曾經肆虐日本主要大城市的光化學煙霧最近幾年又呈現增加趨勢,新的特點是污染不僅限於大城市,而且擴散到地方城市以及邊遠孤島。

日本的福岡、長崎等九州一帶最近幾年出現異常的光化學煙霧污染。研究結果初步認為,這可能與中國的大氣污染有關。福岡縣保健環境研究所研究大氣污染的力研究員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光化學煙霧的起因來自多種原因,目前這種煙霧正在世界範圍呈現擴大趨勢,九州一帶的煙霧污染源有可能是來自中國大陸。力研究員說,在調查氣團走向時發現氣團是來自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陸,而煙霧發生恰好與這種氣象條件吻合。

日本長崎縣去年5月有史以來首次發出光化學煙霧警報,福岡縣今年4月末時隔10年發出警報。這些警報範圍不僅包括市區,甚至包括遠離陸地的孤島。

*氣流來自中國大陸*

福岡縣保健環境研究所所長吉村健清對過去4年福岡縣發生的光化學煙霧與2007年4月至5月發生的加以比較發現,這些煙霧發生的特點是,發生地點不存在污染排放源,高濃度煙霧出現在沒有日光照射的深夜;遠離陸地的長崎縣的孤島也測定到與城區接近的濃度。

研究還發現,發生光化學煙霧警報當天,氣壓分佈正好是來自大陸的氣流容易進入九洲北部地區。研究的結論是,大陸藉助氣流帶入的煙霧可能是造成日本九州一帶光化學煙霧的主要原因。

福岡縣保健環境研究所的力研究員表示,僅靠國內努力很難消除光化學煙霧污染,需要同中國等相關國家展開國際合作。他表示,目前大氣污染來自鄰國的影響越來越多,因此需要通過聯合研究等方式與中國共同應對這一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