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M2跌破目標區 面臨物價漲 台央行恐須再升息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二十五日電)九月三大貨幣總計數年增率均比八月下跌,M2年增率3.47%跌破央行設定的目標區下限3.5%,反映國內投資不振,資金外流,但面臨物價上漲壓力,央行年底恐怕還可能升息。

根據央行統計,九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M1A、M1B和M2年增率,分別為7%、6.37%和3.47%,都比八月低,其中M2年增率是2003年8月以來逾四年的低點。

貨幣總計數下滑,央行經濟研究處處長施燕解釋原因,銀行放款與投資成長減緩,資金呈淨流出所致,但這並非貨幣供給面造成的影響,利率仍穩定。

施燕強調的貨幣供給面意指央行升息的貨幣政策,央行已升息多次,但貨幣總計數下滑,並非來自央行的緊縮政策,而是銀行放款與投資減少,透露國內投資需求不振,不但銀行授信緊縮,對政府與民間放款也減緩,加上資金又外流投資海外基金,貨幣供給量卻不增反跌。

雖然M2年增率跌破目標區3.5%到7.5%的下緣,不過,施燕認為,一到九月M2年增率4.87%仍在範圍之內,並強調資金流出會影響貨幣成長較為緩慢。

因此,不像中國面臨高經濟成長率、高度投資需求造成通貨膨脹壓力,從貨幣供給量觀察,台灣投資不振,但游資又多、原物料與油價等帶動物價上漲壓力,讓央行又不得不考慮升息。

行政院主計處五日公布的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3.08%,央行抱持審慎態度,也密切注意變化。

施燕就指出,受颱風影響,蔬果價格上漲,十月份蔬菜價格維持高檔,可能會影響十月物價,不過,蔬菜復耕快,大約兩三週即可長成,預計十一、十二月份菜價應該會緩和;九月核心CPI年增率1.94%,十月份應該差不多,全年物價應該會緩和。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朱浩民認為,如果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不降息,在物價壓力下,央行年底可能還會再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放款與投資減緩以及資金外流,都是影響貨幣總計數年增率下跌的因素,資金外流透露央行可能還要進一步升息,提升利率留住資金,只是升息也可能影響企業貸款,然而,央行現今要考量的首要問題,恐怕還是物價優先。

施燕透露貨幣總計數年增率下滑,不是貨幣供給面造成,且國內資金不是問題,顯示台灣面臨的還是在於投資不夠熱絡,就像央行總裁彭淮南之前強調的,國內超額準備在合理水準,民間資金需要的是更多投資機會,資金外流的問題,則還要靠調高利率把錢留國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