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07台北詩歌節 跨領域演出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巧蓉台北報導)「詩」與「歌」的結合是最能感動人心的,向詩人致敬的台北詩歌節即將於11月初邁入第八屆。本屆詩歌節將以亞洲詩人為主軸,期盼對亞洲不同文化背景詩人的心靈有更多的探索,同時結合音樂、影像、遊戲、漫畫等,在跨領域的藝術互動下,呈現出更豐富的詩歌樣貌。

本屆詩歌節策展人鴻鴻表示,每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拓展邊界的同時會展現詩意。他說,11月3日在中山堂開幕演出的「魔法詩之夜」就是把詩與魔術結合,貫穿全場讓人匪夷所思的視覺冒險,呼應詩的文字的神奇魔力,完全不同於傳統「金光秀」的魔術表演,希望能帶給大家一個神奇的夜晚。

受邀來台的七位國際詩人包括孟加拉人權鬥士、女詩人娜絲琳(Taslima Nasreen)、亞美尼亞女詩人戴安娜‧德‧荷凡內湘(Diana Der Hovanessian)、美國詩人編輯珍妮佛‧柯洛諾薇(Jennifer Kronovet)、法國詩人江‧雷文斯基(Jean Lewinski)、越南詩人阮光秀、菲律賓詩人納德拉,以及大陸的行為藝術家暨詩人車前子(老車)等,將以詩人對談方式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們生命真心的告白。

「影像詩」和「活版自由詩」是今年值得注目的兩項覓詩歌徵選活動。前者是將詩歌嵌入電影,以影像撞擊詩的能量;後者則結合活版印刷與「限制性寫作」的實驗概念,由詩人夏夏刻151個手工印章,廣徵由這些字寫出來的詩。

鴻鴻說,向詩人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傾聽他們的作品。影像詩的10部入圍作品將於臺北詩歌節開幕中放映,並於閉幕時揭曉3位優勝得主。

代表光影詩歌的番紅花影展也將放映3部來自台灣、蒙古與英國的影像詩篇。鴻鴻特別推薦紀錄片《蒙古的詩人們》。他說,當外面進步的世界急速轉變,但蒙古人們面對自己殘酷的現實世界,卻總哼唱詩歌,頌讚大自然。雖然這是紀錄現實,卻有飽滿的詩意。

獲得2006年台北詩歌大賽首獎的王榆鈞、今年最受主矚目的客家女性歌者羅思容、劇場與音樂才子陳建騏等與其他多位音樂家、歌手、樂團也將在台北詩歌節舉辦演唱會。

此外,由香港漫畫家智海與台灣插畫家吳佳穎,將詩與漫畫結合的一場別開生面的「詩漫同盟」將在南海藝廊展出。

透過國內外詩人的交流、跨界藝術家的碰撞,台北詩歌節多元的活動將從10月31日至11月11日蓬勃展開。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