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距地球424光年星體系統或產生類地行星

【大紀元10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單振仁編譯報導) 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10月3日發佈消息指出,宇宙學家們用史匹哲望遠鏡發現,在距離地球424光年的一個名叫HD113766的星體系統內,一個類似地球的行星可能將要生成。

科學家們在那個星體系統中,發現一個巨大的溫暖塵埃帶正在圍繞一個比太陽稍微大一點的遙遠恆星旋轉。塵埃帶中的物質足夠形成一個火星或者更大一點的行星。這個塵埃帶位於該星體系統中的「人類可棲息帶」(terrestrial habitable zone)的中間,科學家們相信那裏正在形成行星,因為這個地帶是水能夠存在的地方,岩石行星也可以在這裡形成。我們的地球就是處在太陽系中的同樣地帶。

科學家們表示,那個系統中德恆星目前的年齡正好是1000萬年,是形成岩石行星的年齡。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應用物理實驗室的卡瑞.李西(Carey Lisse)說,「現在這個系統形成地球正是時候。如果這個系統它太年輕,它的行星形成盤會充滿氣體,就會形成像木星這樣的巨大氣體行星;如果這個系統太老的話,塵埃的聚集和碰撞早已發生,該系統的行星形成早就結束了。」

李西還表示,形成類地行星的條件不僅包括恰當的時間、地點以及圍繞適當的恆星,還必需有合適的塵埃物質構成。

使用史匹哲的紅外分光測量儀,李西發現HD113766里面的物質比構成嬰兒太陽系及慧星的雪球樣成份更為成熟,但是比起成熟行星及類星體內的物質成份,成熟度又差一些。這說明塵埃帶正出在過渡階段,岩石行星正好開始形成。

那麼科學家如何斷定那些物質比慧星更成熟?他們採用了一個820鎊重的飛行撞擊器和慧星碰撞,發現早期的類星體裡面含有很多脆的有機物,包括冰、一氧化碳、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等。李西表示,在HD113766里面不含有這些物質。

對地球上的流星進行研究,科學家們對於類星體的構成也有一定認識。類星體是在行星形成過程中剩下的一些岩石殘存物。這些研究也顯示,在地球形成早期,球體處於熔化狀態時,金屬開始分離出來。在這個階段,幾乎所有重金屬在一個「分化」過程中墜入地球中心。李西說,和行星及類星體不同,HD113766中的金屬尚未和岩石物質分離,表明岩石行星還未完全形成。

李西說,「這個塵埃帶的物質構成和地球上的火山噴出物類似,所以當我看到這個帶的物質構成時首先想到了夏威夷火山岩漿的成份。它含有岩石前身並富含硫化鐵。」

李西表示,「能夠檢測到類地行星的形成令人激動,當它真的在HD113766那裏生成時,我們會慶祝。」(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