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動態

國際試卷錯誤廢考分 美測試業亟待改善

【大紀元1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馮靜報導)美國學生去年秋天參加的國際測試評估項目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考試,因美國提供的試卷出現印刷錯誤,致使閱讀分數無效,政府官員上週一表示「十分尷尬」,不過其它參與的56個國家沒有受到影響。

美國教育署官員週一(11月19日)聲稱,政府承包商印刷的考試卷發現錯誤,導致美國學生的閱讀分數無效。教育署承認,它沒有事先校對這份考試卷。教育署的全國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NCES)主任施奈德(Mark Schneider)表示:「我對此事深感不安」,「令人十分尷尬」。

印刷該試卷的承包商為總部設在北卡羅來納州研究三角園(Research Triangle Park)的RTI國際公司(RTI International),它將要為此退回50萬美元的款項。該公司除管理這項總值為200萬美元的考試合同外,與教育署共有13個合約,價值1.96億美元。公司發言人吉本斯(Patrick Gibbons)稱,該公司對承包項目「非常謹慎」的對待,但這一次質量控制程序出了問題。吉本斯表示:「這顯然是RTI的錯誤,我們對此深感抱歉」。項目經理格林(Patricia Green)說,公司隨後加強了對考試的審查。

施奈德聲稱,這還是美國第一次發生這樣重大的事故,使得美國學生的PISA考試成績作廢。他說,在80年代中期,一個全國性的測試結果被認為無效,通常是由於給與測試學生不同版本。在那種情況下,不同的顏色和印刷字體都可能影響分數,但這次的情形顯然不同。他表示,孩子們越來越多地參加標準化考試,測試業承受壓力,需要招募人更多手來設計和分析考試,以免出錯。

由總部設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贊助的這個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是用於測試學生如何在現實世界中應用閱讀、數學和科學的知識。PISA已被推廣到OECD屬下的30個成員國,外加27個發展中國家。

自2000年以來,PISA每三年為世界各地15歲的學生提供一次測試,評估他們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方面的知識。2003年世界各地有27萬多名學生參加。2006年的試卷側重於科學知識,也包括閱讀和數學部份。

去年秋天,美國約有5600名15歲的學生參加測試,但並非所有的測試都包括閱讀問題,分數定於12月4日公佈。測試出現的問題是,試卷的頁碼不正確。結果,指給學生的問題,試卷上說在「反面頁」,卻實際在前頁。

施奈德博士表示,NCES官員在試卷打印之前,已審查了電腦檔案。印刷拷貝在2006年秋季被送往NCES,但直到今年7月,美國聯邦政府以及OECD官員在分析測試結果時才發現這個錯誤,於是OECD專家決定,閱讀分數無效。同樣的錯誤也影響到數學和科學方面的成績,但影響程度較小,成績仍然有效。

在此之前,美國也在其它標準考試上,如SAT考試以及用於評價各州學校是否符合聯邦政府「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的數學和閱讀考試,出現過一系列類似錯誤,帶來不良後果,凸顯美國測試業亟待改善。

針對美國教育測試產業出現的問題,美國獨立政策機構 – 教育陣線(Education Sector)的一位主管陶克(Thomas Toch)去年撰寫了一份報告,詳細說明了美國測試業的現狀,他說:「我們需要認識到,在一個分數被賦予巨大重要性的年代,測試業承受著巨大壓力」。不斷強化測試隊伍和提高質量管理手段是測試業在壓力面前立於不敗的根本保證。

資料來源:美聯社、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