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商機 創辦企業

想成為下一個億萬富翁嗎?

【大紀元12月9日訊】人們常說,跟上時代步伐才能在商海搏擊中占有制高點。七十年代的微波爐、八十年代的錄像機、九十年代的電腦和互聯網,這些新興行業造就了無數的百萬富翁和億萬富翁,那二十一世紀的未來科技會帶來怎樣的商機呢?下一個億萬產值的行業是什麼?誰會成為下一個億萬富翁呢?

毫無疑問,這是人們關心的話題,世界各地的各類科技協會紛紛就此熱門話題舉辦講座和研討會。以美國南加州玉山科技協會為例,今年十一月十日他們舉辦了「發掘下一個億萬商機」的講座,而在英國劍橋大學,一場名叫「企業星期二」的系列講座,正在幫助那些「具有好點子而不知如何實現」的「未來科技企業家」們邁出步伐。

「發掘下一個億萬商機」

在玉山科技協會舉辦的講座中,以軟件技術聞名的諮詢專家湯席克(Stan Tomsic)、生物科技創業家司肯隆(Kevin Scanlon),以及和獲兩百五十萬創業投資基金發展生物製藥的畢猶瑟特(Michael Beeuwsaert),分別從不同角度介紹了他們對未來商機的預測。

比如,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順應銀髮族的需求,必將給醫療、護理、診斷、製藥、生技等相關科技產業與周邊服務業帶來龐大商機。他認為只要能找到迅速發展的市場,很可能在幾個月或幾年中就能達到幾百萬至幾十億的銷售額。

從上海來的謝明,他開了一家用掃瞄儀做手紋識別的公司。九一一後他拿到了很多政府訂單,短短幾年裏公司銷售額已達幾億美元。這樣的例子在美國加州比比皆是。

近日,德勤集團(Deloitte &Touche USA LLP)在美國各大地區選出了五年來成長最快的前五十名公司,其中不少是華裔創辦的科技公司。比如,在硅谷(矽谷)地區的網絡、媒體娛樂、通訊產業中,華裔金海平創辦的「TeleNav」排名第一,五年成長率為16,666%,謝青(Ken Xie)創辦的「Fortinet」排名第四,五年成長率5,145%。楊致遠創辦的「雅虎」(Yahoo)和趙耀(Michael Zhao)的「Array Networks」,以相同的成長率574%,排名第二十三和二十四。梁見後(Charles Liang)創辦的「Super Micro Computer」排名第四十,成長率239%,盧昭信的「Netgear」排名第四十九,成長率142%。

在軟件與信息類別裏,由洪筱英(Shaw Hong)創辦的「OmniVision Technologies」排名第十五,成長率957%。刑正人(Michael R. Hsing)的「Mono-lithicPower Systems」排名十八,成長率760%。而生技與醫療裝置類別中,陳一(Robert I. Chen)創辦的「RAE Systems」排名第二十,成長率211%。因此,不少西方人評價說,華裔在創辦科技公司時很有潛力,他們的勤勞智慧加上遠見卓識,相信今後會有更多的華裔商人成為科海商場的佼佼者。


南加玉山協會十一日在洛杉磯阿罕布拉市艾爾曼瑟廳(Almansor Court)舉辦「發掘下一個億萬商機」座談會。(新紀元/攝影/顧佳韻)

保健產業 未來的明星

提到下一個億萬商機,人們可能會想到著名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Paul Zane Pilzer)寫的《下一個兆元產業》(The Next Trillion)。他曾是花旗銀行最年輕的副總裁,並出任布什、克林頓兩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在他的暢銷書《財富第五波》 中預測:「保健事業」將是下一個逾兆美元的明星產業。

以美國為例,目前每年美國食品加工業和醫療行業的產值分別為一兆和二兆,然而由於飲食與運動的嚴重失衡,30%的美國人屬病態肥胖,65%的美國人口超過正常體重。他們經常感到疲倦、緊張、頭痛、精神不濟和肌肉無力,醫生診斷說,這些都是老化的常見症狀。

 「未老先衰」決不是人們所希望的。物質財富的富足令現代人,特別是嬰兒潮出生的美國人,在擁有房屋、汽車之後,他們最不惜一切代價想擁有的就是青春、健康和俊美,於是皮爾澤預測「wellness」的保健行業必然成為二十一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朝陽產業。

皮爾澤在二零零二年調查發現,當年美國與保健行業相關產業的年產值已有兩千億美元,他預計在二零一零年這個數字會翻五倍而達到上兆(萬億)美元。在二零零七年的統計中,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五千億美元。

以牛奶為例,很多人認為喝奶能補鈣,預防骨質疏鬆症,然而研究發現,牛奶中含有的酪蛋白反而導致骨骼中鈣質的大量流失,從而導致飲者易患骨質疏鬆症。在自然情況下,一隻乳牛能存活二十五年左右,一天最多產奶十磅,但目前牧場的乳牛由於餵食大量生長激素,每天可產奶一百磅。而被激素和人工授孕摧殘折磨的牧場乳牛只能活五年。

不難想像,喝這些「怨婦」乳牛產下的奶會給人體帶來什麼。由於受到整體商業利益的誘惑,即使達到國家衛生標準的奶製品,其殘存的生物激素、抗生素和膿汁,依然會對人體造成很大危害。比如美國牛奶合格標準裏就允許每公撮(一公升的千分之一)奶中含有一百到一百五十萬的白血球,即人們常說的膿汁。

於是,大豆便成為專家所推薦的牛奶替代品之保健新寵。科學家們發現,大豆是我們今天所知低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纖維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最佳來源。大豆還具有預防骨質疏鬆、心臟病和癌症等疾病的功能,而這些疾病乃乳製品所引發的。可以預見,今後人類的食物若能回歸其天然狀態,更多的人會從大量植物和適量動物體中獲取均衡營養。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人類將更能掌握主動的預防疾病的方法,而不是會被動地忙於治療疾病。比如,含某類基因的人容易患某種疾病,那事先就讓他攝取一些預防劑。很多人相信,十年後會有成百上千種效果更好的保健品和保健服務陸續問世,也許那時到處都是鶴髮童顏的百歲壽星吶。


英國劍橋大學的「企業星期二」系列講座已舉辦五屆,這個旨在「傳播企業精神」的免費教育活動,幫助了很多「具有好點子而不知如何實現」的「未來科技企業家」們邁出第一步。 (新紀元/攝影/Caroline)


「把想法變成現實」

有人開玩笑的說,在劍橋睡三年也會大有收穫。的確,聽過免費的「企業星期二」系列講座的人都深有同感。一個有吃有喝的免費講座,邀請來的卻是各行各業的精英高手。

聽他們講述艱苦創業的酸甜苦辣,從如何評估一個主意的好壞到開始尋找投資人創業,從吸引人才形成強有力的團隊到如何面對困境奮發圖強、絕處逢生,從全身心為顧客著想到實踐諾言、真正為消費者服務,這些無疑給站在企業家大門外的莘莘學子們提供了良好的參照。

四年前,旨在「傳播企業精神」的劍橋大學企業學習中心舉辦了這一活動後,無數劍橋學人都在「企業星期二」的教育鼓勵下,走上了利用自身科技實力的創業之路。

Jonathan拋棄了想得諾貝爾獎的不實幻想,從拎著一個冰袋籃子挨家挨戶去實驗室推銷產品,到如今每天銷售數十萬英鎊的抗體大戶,他把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全心全意為顧客著想。

只要能把握商機,勇於實踐,也許下一個億萬富翁就在等著您呢!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周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呂秀蓮:布局全球 台商勿鎖在中國
德情報首長:中國駭客每天攻擊竊取機密
從小企業到上市的融資進程
台經部通過補助自動充氣3D氣墊鞋等研發計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