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相機的迷思:高畫素=高畫質嗎?

人氣 73
標籤: ,

【大紀元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于止戈編譯報導)科技界長年存在許多迷思,比如有人相信把一封文情並茂的電子郵件寄給精挑細選的五十收件人就能一夕致富;中央處理器的運算速度達到1GB時也有人認為這應該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就連比爾.蓋茲也一度認為640Kb的記憶體就足以應付所有人的需求。

另外一個「積重難返」的迷思每年讓數百萬人浪費大把鈔票,就是「數位相機畫素越高,拍出來的照片越好!」這十足是個騙局,相機製造商與販賣商心知肚明,但是他們的荷包長期受這個迷思的照顧也就不點破,連廣告內容也讓消費者覺得七百萬畫素的機型鐵定比五百萬畫素的來得好。

一張同樣大小的照片畫素越多,按道理講應該會越清晰。不過實際上,也可能只是代表一張爛照片上的像素變多而已。對一張照片的優劣而言,鏡頭、電路、感應器等零件更具決定性,當然還有使用者對閃光燈補光、機件掌控也不容小覷。

有很多人拿著八百萬畫素的相機拍照片,放大後也未必比四百萬畫素相機清晰。高畫素相機除了貴之外,因為檔案較大,一下子就會把記憶卡,甚至是硬碟灌滿;而且感應晶片的畫素變緻密後,產生的熱量也多,不利於弱光環境下的拍攝。可是就算把以上事實公告周知,還是有人擔心2005年買的相機會不會過時?一看到廣告就興起買新相機的衝動。

有攝影愛好者慎重其事的拿出一張一千三百萬畫素的小孩照片,再以軟體處理出五百萬畫素、八百萬畫素的版本各一張,請專業印刷廠放大到海報大小後,張貼在紐約熙來攘往的路邊讓自願者分辨畫素高低,觀察位置任君自便,遠近不拘。結果倒也沒有出人意料,只有一人正確排出畫素高低,其他人不是瞎猜、放棄,再不然就是認為三張照片沒有差異。

施測者將結果公佈在部落格上,陸續有人回應自己的類似經驗。也有人大發議論,認為靠軟體降低解析度(畫素)不夠客觀,應該直接使用不同畫素的相機。只是不同的相機有不同的鏡頭、感應晶片、電路,光這些因素就能夠造成足夠的差異,混淆畫素高低的主題。

連專業攝影師也對這些討論感興趣,加入了論戰。攝影師親自操刀,在自己的工作室內使用專業的一千六百七十萬畫素相機,以移遠(zoom out)方式、針對一個主題模特兒進行多次攝影;裁切周邊背景後,以同一部數位相機得出三張內容一致的照片,不過解析度分別是七百萬、一千萬與一千六百七十萬畫素。放大到海報大小後再次進行街頭測驗,結果與前如出一轍,五十名自願者中只有三人說出正確答案。看來高畫素對多數人而言不盡然就是高畫質。

其實高畫素相機也不是一無可取。比如說拍下一張小孩子的照片,只想放大孩子天真無邪的臉龐,這時候高畫素的照片可以確保在裁切多餘背景後,仍然有足夠的像素維持畫面品質。高畫素數位相機對專業攝影師也很重要,尤其是經常將作品放大至展示牆大小的攝影師;一般業餘愛好者會將作品放大到16×24英吋,這也差不多就是市面上一般的數位相機的極限。

所以有攝影愛好者建議市面上五百萬、六百萬畫素的數位相機已經遊刃有餘,就算將影像放大到海報大小也還應付得過去。假設消費者希望買到就手又便宜的數位相機,條件允許的拍幾張測試範例比較一下,或者是請具有使用經驗的朋友給意見,也可以上網查詢一些專門網站上的使用評論。

可以確定一件事,對還沒煉就孫行者「火眼金睛」功力的我們,以後大可不必為了數位相機上多個幾百萬畫素就讓荷包失血。(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相機太舊懶得偷 女賊誤觸自拍鍵被捕
亞光手握高階相機訂單700萬台 年增近1倍
歌手伍佰推出攝影集 展現浮世繪的幽默和傷感
哈伯太空望遠鏡主相機因故障停止運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