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機場最怕平流濃霧 開場關場時間無法掌握

【大紀元2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七日電)桃園國際機場昨天晚上到今天清晨,受濃霧影響,許多航班無法起降,旅客行程延誤好幾個小時,根據中央氣象局研判,這是屬於平流霧,比起輻射霧,影響較嚴重。機場最擔心遇上平流霧,尤其遇上濃霧時,開場及關場時間無法掌握,機場易陷入大亂。

氣象局說,霧是由一種肉眼不易分辨,極細微而密集的水滴所組成,通常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中,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定義,有霧時水平方向的能見度必須不足一公里,而昨天晚上今天清晨,桃園能見度不足兩百公尺,已是濃霧。

霧的形成因素相當複雜,大致可分為輻射霧、平流霧、鋒面霧、蒸氣霧、上坡霧等,在台灣地區,以輻射霧及平流霧最常見,冬季及春季發生的機會最多。

氣象局指出,輻射霧大都發生在冬天,晴朗無雲的夜晚,當風很微弱,地面空氣相當穩定,且含有充分水氣時,由於地面迅速的散熱作用,使低空中的水氣冷卻而凝結成小水滴,浮游於近地面空氣中而造成。

輻射霧通常等到太陽出來後,地面溫度逐漸回升,使空氣又回復到未飽和狀態時,霧即開始消散。一般人都以為輻射霧是晴天的預兆,其實就是因為晴天,才有輻射霧,霧散了當然依舊是好天氣。

平流霧的形成和空氣水平方向的流動有關,當暖濕空氣流經較冷的海面或陸地時,低層空氣因遇冷而凝結形成霧。只要風向和風速適宜,一經成霧,往往能持續一段相當長時間,除非風停止,或風向轉變,使暖濕空氣來源中斷,霧才會消散,桃園國際機場因臨近海邊,平流霧很容易順著風向持續飄進來,不易快速消散。

比起輻射霧,平流霧對交通的影響更嚴重,因為霧何時會飄向機場無法預測,難以有效掌握機場關場、開場時間,在霧鎖機場而被迫關場時,所有航班只好停止起降,且何時恢復起降,機場也無答案,航空公與旅客都只能等待。

機場最怕遇上平流霧,尤其濃霧時,往往受影響航班要花至少一到兩天才能消化完,這時就會看到機場擠滿旅客,機坪上停滿延誤起飛的飛機,許多無法順利降落的飛機只好回航或轉降其他機場,不但旅客心情大受影響,機場及航空公司都會增加作業成本,航空公司還會因安排旅客的吃住方式讓旅客不滿意遭受批評。

前年正值農曆年間,桃園國際機場因濃霧,機場天天人滿為患,旅客等機時間比平常多了好幾倍,遊興大受影響,還有國籍航空因無法降落折返出發地,旅客因而不滿引發霸機事件。

因農曆年又要來臨,機場、航空公司都不願見到在大過年生意正好時,遇上濃霧,但天氣現象難捉摸,也只有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