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婦女月介紹台灣女性電影作品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史靜紐約報導)3月為國際婦女月,紐約市皇后區法拉盛公共圖書館及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於上週六(17日)共同策劃台灣女性電影作品放映及討論會。邀請紐約公共圖書館負責影像徵集的大衛‧卡拉漢(David Callahan)及李宜靜對談,並播放了周美玲的劇情片「艷光四射歌舞團」。

卡拉漢表示,台灣的電影,特別是記錄片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要歸功於台灣政府新聞局的支持和贊助。台灣拍的記錄片不僅有票房,而且品質相當高。近年來,女性對電影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女導演的優秀作品越來越多,原因在於台灣社會的女性意識日益崛起,特別是政府解嚴後,言論自由獲得發揮的空間。

卡拉漢認為,台灣經常舉辦一些國際影展,邀請國外的好片、大片參展,讓台灣導演有了一個學習及交流的機會。同時,新聞局也鼓勵台灣導演打破題材的局限,關注現代國際社會的熱門題材。

關於製作資金,卡拉漢認為,台灣政府新聞局對台灣電影製作投入很多,他們提供資金培養青年導演。其它資金來源還包括公共電視和私人企業的贊助等。

對於有聽眾提問,台灣、香港等地的電影受到美國好萊塢的衝擊而不景氣。卡拉漢說,這是事實,據悉台灣影片在台灣地區只占2%。但是他認為,拍攝記錄片是台灣影壇的一個強項,台灣有非常優秀的記錄影片,不比美家差,亦有票房。

作為去年紐約台灣女性影展的策展人,李宜靜和卡拉漢兩人有著相當的默契。卡拉漢稱李宜靜是他所見到的對台灣電影推廣最不遺餘力的人。李宜靜表示,1991年從法國前來紐約深造,從那時起,她就想讓美國人瞭解真正的台灣文化是甚麼。

對談後,播放了「艷光四射歌舞團」,此片曾入選2004年倫敦、溫哥華和韓國釜山、新加坡、德國曼漢姆等國際影展的觀摩片,還獲選當年台灣金馬獎最佳台灣電影和最佳新演員、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美術設計,頗受好評。

導演周美玲是當今台灣女性導演中十分具有創作活力的導演之一,其作品表現細膩,對光影之運用與意念之傳達有獨到之處。對同性感情之處理與關注一向深刻。她最近在柏林影展中,以「刺青」一片獲得金熊獎。(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女性心目中必看的電影
洪晃缺席《無窮動》首映 希望遠離「饅頭事件」
電影「北國性騷擾」 傳達尊重女性權益
2006年紐約台灣女性影展隆重開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