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書摘

因材施教談教養

不論做了多久的父母,都還是會有絲惶恐,唯恐自己沒有找到最正確的教養方式,擔心自己是否一念之差害了孩子一輩子,覺得若不是當初如何如何,小孩今天可能會更有佳績。

說穿了,這是我自己的惡夢,經常烤問自己是否稱職,是不是糟蹋孩子們的天分和學習契機。或許這般的心情可以和部分父母分享,因此我時時密切注意新知,唯恐疏忽了而損及下一代。辛苦的當然是自己,茫茫書海中多的是各式教養理論,各種專家珠璣之談。就連我都免不了和大中分享的經驗談!有心的家長們真是用功的話,壓力和功課不會比孩子們少!

一心想求知,面對這麼多書籍若是只有有限時間怎麼辦?

呂宗昕老師的《教出學習力》有效率的提綱挈領,告訴家長們一些深入淺出的道理,同時提供一些可行的辦法。其中提到的一些家長常犯的錯誤,或是遇到的問題,總叫我心有戚戚焉,一定也會讓很多家長們有共鳴。例如我的孩子總喜歡邊聽音樂邊讀書,到底好不好,應該怎麼處理,經過這些日子的瞎猜想,十分高興終於有人提供可以印證和對應的方法。

但不論如何,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再精采的見解、再精闢的言論都不可能放諸四海而皆準。教養最精華亦是最叫父母師長專家頭痛的地方,就是因材施教的源頭。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就如同每一個大人一般,擁有獨立特異之處,因此永遠不要期待用其他現成的法子對待你家中那獨立唯一的個體。如同呂宗昕老師引用的紀伯倫詩句: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但是不能以自己的思想加在他們身上,因為他們自有思想。你可以為他們提供安身之處,卻不能桎梏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未來的屋宇,你即使在睡夢中也無法造訪。你可以盡力去模仿他們,但是不要想他們像你。因為歲月無法倒流,生命也不會僅留在昨日。」

其實,教養的過程中,本來就沒有正確答案,家長們有的只是選擇。不同的期盼導致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導向不同的後果,罷了!

茫茫忙盲的路程中,當然還是需要一些指引,這本書會是一個很有效率又非常切實際的幫忙。◇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