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重振台灣遊艇王國美名 台政院將鬆綁相關法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2日報導】台灣遊艇產業專題報導系列之一(中央社記者黃淑芳高雄縣二十二日電)海上航行受限,又欠缺遊艇碼頭的台灣,卻曾是1980年代全球知名的「遊艇王國」。以往台灣遊艇靠著價廉物美在國際間打響名號,近年豪華遊艇廠則以客製化服務提升國際競爭力。為推升遊艇業產值,行政院已宣示全力鬆綁法規,預計今年內制定遊艇特別法草案,健全產業發展。

台灣遊艇產業始於1960年代,美軍駐台顧問團引進設計圖委由漁船業者協助建造,初期多以帆船為主,因其價廉物美,又可回銷美國而逐漸打開知名度。

這項新興產業在1970至1980年代快速成長,鼎盛時期出口金額高達2億美元,當時出口的多是40呎上下的小型遊艇。後來受新台幣大幅升值、工資提高、原物料大漲等因素影響,外銷金額直線下滑。

在國內業者積極轉型,改而製造高單價豪華遊艇,以客製化服務提升附加價值後,近年台灣遊艇,特別是巨型(80呎以上)遊艇業又重新在國際間抬頭。

根據外貿協會及台灣區遊艇工業同業公會統計,2005年台灣遊艇外銷總額再度突破2億美元大關,達2.2億美元,平均每艘遊艇單價達93萬美元;2006年遊艇出口平均單價更突破110萬美元,比起1980年代平均每艘8萬餘美元高出十幾倍。

2005年台灣巨型遊艇接單船長總長度排名全球第五,僅次於義大利、美國、荷蘭和英國,2006年進步到全球第四,僅次於義、美、荷。

國內規模最大的豪華遊艇廠嘉鴻集團執行長呂佳揚說,雖然台灣人力成本愈來愈高,但排名在台灣前面的國家人力成本更高,顯示台灣遊艇產業大有可為。

看好遊艇產業發展前景,國內廠商近年陸續擴廠,購置土地生產更大型的遊艇。根據經濟部掌握資料顯示,國內業者近3年投資總額在新台幣30億元以上,產能可望逐步擴增。

在此同時,政府也看好遊艇業國際競爭力,總統陳水扁、行政院長蘇貞昌都曾南下訪視遊艇業者,聽取業界對於產業發展建議;經建會、經濟部也分頭規劃配套機制,希望在2010年讓遊艇業產值達新台幣140億元。

除了已在規劃或執行中的興達港遊艇專區、下水碼頭,經建會也針對遊艇活動面臨的缺乏停泊碼頭、入出境流程不明、活動需事先申請等問題,委託研究單位規劃,希望儘速完成法規鬆綁,預計年底前草擬遊艇特別法草案,健全遊艇業發展環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