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搖滾樂手到英國首相 布萊爾改變政治生態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5月10日報導】(中央社倫敦十日法新電)英國首相布萊爾今天將宣布卸任時間,十年首相生涯也將劃上句點。下台後人們會記得他在媒體前長袖善舞,改變英國政壇生態,但捲入伊拉克戰爭帶來的爭議,仍將成為評定布萊爾功過的關鍵指標。

布萊爾四年前毅然決然,跟隨好兄弟美國總統布希的腳步投入伊拉克戰爭,換來自己及工黨支持率不斷下滑。他也黯然決定提早卸任,挽救工黨及繼任者人氣。

他曾在二日工黨一九九七年大勝屆滿十周年前夕表示:「我相信新工黨將維持一貫立場,擺脫政治左右兩派勢力舊有的歧見。」

布萊爾一九五三年五月六日出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童年多半在英格蘭北部杜拉姆市度過,之後順利進入牛津大學研讀法律,其後擔任執業律師。

二十多歲開始參與工黨活動,一九八三年當選為代表英格蘭北部塞奇菲德鎮國會議員。當時英國政局在保守黨首相佘契爾夫人領導下,明顯向右傾斜。

工黨當時遭逢一連串選舉挫敗及激烈內鬥,正力圖重振聲勢,布萊爾也在此時快速崛起。

工黨黨魁史密斯一九九四年突然過世,當時年僅四十一歲的布萊爾與現今可能繼任者,現任財政大臣布朗達成協議,在布朗禮讓後當選黨魁。

一九九七年工黨大獲全勝,重掌政權,布萊爾順理成章接下首相一職,成為英國一百八十五年來最年輕的首相,也被視為開啟英國政壇的新氣象。

布萊爾就讀牛津期間曾與朋友組成名為「醜陋謠言」的搖滾樂團,擔當吉他手。當上首相後,也擅長利用他的年輕及平民化特質,與英國流行樂手交好,並在黛安娜王妃車禍猝逝後,以一句「人民的王妃」緊緊抓住英國大眾的心。

但近年來受到伊戰的影響,加上工黨操作媒體醜聞及其他負面報導不斷,讓布萊爾清新形象蒙上陰影。俊俏上相的布萊爾一度是吸引婦女、年輕人及政治冷感選票的萬靈丹,如今兩鬢逐漸灰白的他卻成了票房毒藥,今昔對照差距不可謂不小。

布萊爾二零零五年連任後,成為英國首位三連任的首相,任期內也打著自由市場旗幟,向大企業靠攏,似乎與工黨一向左傾的社會主義特質格格不入,反而與右派的保守黨相似度較高。

但布萊爾上任後原本就誓言改革,擺脫「舊」工黨拘泥於意識形態的自毀長城傾向,開創「新」工黨。內政方面,布萊爾任內英國憲政改革可說數百年來之最,蘇格蘭及威爾斯也可自行選出政府,與中央分權。

另外通過人權法案、改革上議院,並進一步推展同性伴侶可享的法律權力都是任內耀眼政績。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也獲得授權自行調整利率,也引進最低工資,保障勞工權益。近來北愛爾蘭和平進程開花結果,也是卸任前的漂亮成績單。

個人方面,布萊爾二零零年迎接第三個兒子來到人世,也是自一八四九年以來第一個任內喜獲麟兒的英國首相。但另外一個第一可就不甚光彩了,因為傳出以上議院席次圖利工黨金主,布萊爾也是首位接受警方偵訊的首相。

布萊爾卸任後可能希望人們記得他在教育、公共衛生、退休金及法律等面向的大刀闊斧改革事蹟,但功過由人分說,伊拉克戰爭可能還是會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痛。

相關新聞
英國舉行地方議會選舉  布萊爾面臨重大考驗
布萊爾卸任後仍將繼續活躍退而不休
布萊爾對英地方選舉結果充滿信心
地方選舉落敗  英工黨執政權面臨嚴峻挑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