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壇博覽

「台灣膠彩畫捍衛者-林之助」國美館展出

【大紀元5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凱西台中報導) 前輩畫家林之助把膠彩畫作為畢生的追求,創作出無數嘔心瀝血,表現東方繪畫之美的創作。「台灣膠彩畫的捍衛者-林之助」展覽,自19日起至7月22日止於國美館展出,精選林之助浸研膠彩畫70年來其各階段代表作品50件,機會難得,民眾可把握機會前往觀賞。

2006年,林之助才獲得「行政院文化獎」殊榮。18日記者會中,90高齡的他,仍以靈活健朗的身體,踩著俐落的腳步,跳起踢踏舞來,贏得滿場的掌聲。

林之助是台中縣大雅鄉人,1917年生,12歲東渡日本,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美術大學)日本畫科。林之助把膠彩畫作為畢生的追求。他的個性溫文有禮,很自然地選擇高雅細膩的「東洋畫」,但他始終不同意使用這個名詞,而另以「膠彩畫」來正名,經過艱辛的奮鬥,他超越了「東洋畫」的藝壇前輩,贏得了「膠彩畫之父」的美名。

1946年林之助應聘到台中師範學校(今國立台中教育大學)任教至1979年退休。 台灣光復以後,省展陸續舉行,林之助一直都擔任國畫部的評審委員。之後為了團結中部畫家,便發起組織「中部美術協會」,多年來一直是中部畫壇的核心人物,以台中師範學校為基地,授課之餘,培養出不少新生代的膠彩畫家。



朝涼1940(國美館提供)



暮紅1963(國美館提供)



綠影1969(國美館提供)

1988年寓居美國,仍每年定期返台創作及參與美術活動,十多年來從未間斷。談到膠彩之美,林之助對膠彩畫有如此的形容:「膠彩之美,美在用色,可清雅可絢麗,淡處如遠山,一抹如白雲,濃處五光十色,如百花齊放,天籟交響,卻不因用色之簡明或繁複而掩蔽個人風格;美在造型,動靜各形皆入畫,可活潑可沉著,….,美在材質,膠與水,顏料和畫布,訴說著作者傾注生命力的執著。」



樹林1970(國美館提供)



小鳥1971(國美館提供)



水果1980(國美館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